-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章-关于中国近现代地理学总体认识y.ppt
23. 1930年,中外学者命名了“大理冰期” (冰川地貌) 1930年,时任中山大学教授的克勒脱纳(W.Credner)率队考察云南点苍山,发现了洗马潭古冰斗(海拔3800米),认定是古冰川作用的遗迹。1939年,魏斯曼(H.V.Wissman)据此提出中国更新世末次冰期并命名为“大理冰期”。这是中国第四纪研究中第一个有真实根据的冰期命名。林超教授当年是考察队成员之一。 24.1923年,翁文灏首次揭示中国地震带(地震地质) 1920年12月16日今宁夏海原地区(原属甘肃)发生8.5级大地震,翁文灏带病率队赴现场考察,之后撰写了“甘肃地震考”,揭开了中国近代地震考察的序幕。1923年他在《科学》第8卷第8期上发表《中国地震分布简说》一文,并绘制出第一幅《中国地震区分布图》,揭示了中国境内四类地震带的位置及其与大地构造、活动大断裂的密切关系。这是中国首张地震区划图,首次用地理空间的方式直观地表达了我国地震灾害的分布。 25. 侯仁之系统揭示北京城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历史地理) 侯仁之在实地考察和文献考证的基础上,从交通区位、水系分布、地理环境的角度,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北京城的起源、形成、发展、城址转移的全过程,深刻分析了古代北京城平面设计思想的特点以及城市形态与地形、河湖水系分布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了现代北京城市建设中如何继承和保护古都风貌的基本原则。他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成为制定现代北京城市规划中有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继承措施的重要基础依据。 26.地理学家、气象学家等共同揭示了中国沙尘暴的成因及时空分布规律(综合自然地理成果) 由地理、气象、农业等众多学科的专家,利用1954-2001年中国大陆681个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中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生原因及发展机制,提出了风沙灾害的防治区划和措施,以及包括生物与工程措施和调整土地利用格局为一体的区域防沙治沙体系。研发了沙尘暴定量预警技术,实现了对中国沙尘暴的天气预报。 27. 吴尚时将中国山脉概括为“一带三弧”、中国地势为“三级阶梯” (地貌学) 吴尚时在1947年发表《中国之山脉概论》中,对中国山脉的分布格局和总体特征概括为“一带三弧”,即“昆仑—秦岭为重要之轴线,北为向南突出的蒙古弧,南侧有藏滇、华南两弧,分据西东,融会于康定昆明道上”。同时探讨了山脉格局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提出“中华对角线”的创见:即从大兴安岭至滇南谷地画一条直线,将中国分成西北与东南两大部分,阐明了中国地形的东西分异,并明确提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总体格局,这是认识我国自然地理区域的重要依据。 28.周廷儒揭示了青藏高原崛起对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形成的影响过程(综合自然地理成果) 20世纪60年代初,周廷儒开创了自然地理学的古地理研究,并率先开展了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研究,先后发表多部专著,揭示了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他最早提出了中国老第三纪(古近纪)的自然带受行星风系控制呈南北分异,到新第三纪(新近纪)转变为受季风环流影响的东西分异的重大推断,并将古季风的形成归因于青藏高原隆起造成的行星风系的破坏及欧亚大陆与太平洋对比关系的改变;进而提出,青藏高原隆起驱动了季风气候的出现,导致中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区分异的形成,从而奠定中国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分异的基础。 29. 对南海诸岛的综合科学考察与命名(地名学,政治地理) 1946年9月,中国政府收复二战时沦于敌手的南海诸岛并确定中国最南边界为曾母暗沙。1983年4月25日,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发表公告,根据全国地名普查的统一要求,对中国南海诸岛中的岛、洲、礁、暗沙、暗滩共287个地名进行标准处理,并附有汉语拼音、地理坐标和当地渔民的习称。从1984年起,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对我国南海诸岛进行了连续系统的综合科学考察,从领土归属、资源、环境诸多方面进行研究,获得了大量资料,为维护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和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30. 1998年,崔之久与杨建夫等首次找到台湾存在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证据(冰川地貌学) 台湾山地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日本学者鹿野忠雄1926—1934年间多次考察雪山后,认为台湾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田中薰、鹿野忠雄1934年报道了南湖大山的冰川侵蚀地貌,但在台湾地学界对此仍有两种不同的意见。1998年,台湾大学的杨建夫邀请北京大学崔之久赴台进行考察,他们在雪山主峰附近发现了典型的第四纪冰川作用遗迹,包括大型磨光面、擦痕、冰碛堤、冰碛丘和冰蚀洼地等,并首次做了年代测定。从而终结了台湾学术界争论多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问题。 (1)基本明确自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综合与实践 最短路径问题(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导数解题大招--- 双变量问题之齐次换元(解析版).docx VIP
- 医疗风险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原卷版).docx VIP
- 2025年贵州省医疗结构化面试黄金50题及答案.docx VIP
- 办公楼装修工程项目管理方案.docx VIP
- 王乐夫-蔡立辉-公共管理学-笔记重点资料整理.pdf VIP
- 蝶阀专用法兰..doc VIP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2018年版(完整版).doc VIP
- 大学英语视听说3 大纲.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