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与明太宗的外交与东亚国家关系的变化-.PDF

明太祖与明太宗的外交与东亚国家关系的变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太祖与明太宗的外交与东亚国家关系的变化-

한국학연구 51(2014.12.30), pp.67-83 고려대학교 한국학연구소 明太祖与明太宗的外交与东亚国家关系的变化 万明 중문초록 元帝国崩溃后, 东亚国际秩序急需重构。明王朝建立之初的外交诏令表明, 以 “不征” 作为对外关系的基本国策, 明确摒弃了中国天子的征伐之权, 形成了明代外交政策有别于历朝历代的显著特征,更成为古代对外关系引 人注目的变化。明太宗继承乃父, 与周边和海外国家的交往更为活跃。世 纪下半叶和15世纪上半叶, 明太祖与太宗对于东亚国际关系的变化起了重 要作用。与此同时, 建立在和平邦交的基础上, 明初与周边国家的交往极 为活跃,对外贸易也极其繁盛,形成了区域合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 :明太祖, 明太宗, 外交, 变化, 东亚关系 1. 引言 在时间上, 明太祖与明太宗的统治是从14世纪后半叶到15世纪前半叶, 相加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时间段。这个时间段非常重要, 有明一代近300年 中国与东亚各国的关系是从这一时间段开始奠定的。 古代国际关系, 是古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不涉及近代国家概念的套用。 近代以后, 民族国家替代王朝国家成为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 但是国家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是一种存在于古代的历史实体, 并不是到近代以后才建构出来的, 古代同 时存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因此, 古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也是一种国际 关系。 如果我们作一简略回顾, 以往中外史学界对于这个地区国际关系的研 究, 主要集中在朝贡体系或称之为朝贡体制上, 已取得了丰硕成果, 有了 比较深入和颇具理论意义的探索。20世纪 60年代, 以美国的费正清和邓 嗣禹为代表的学者提出 朝贡体系论 , 认为东亚以中国为中心建立了 一种国际体系, 称为 朝贡体系 , 作为与近代国际关系的 条约体系 相 1) 对立的概念提出, 影响深远。 由此, 引申出了所谓近代 西方冲击——中 国回应论 。这种提法后来受到了中外众多学者的批评, 被认为是 西方 2) 中心论 的一个观点。 然而在事实上, 长期以来, 用 朝贡体系 概括近 代以前东亚的国际关系, 特别是概括传统中国的世界秩序, 在中外史学界 形成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日本学者滨下武志的 朝贡体系与近代亚洲 3) 贸易圈 论即由此生成 , 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黄枝连提出了 天朝礼治 体系 论,4) 近年日本学者岩井茂树更引申出了 明代礼制霸权主义 的观 5) 点, 值得重视。 近年以来, 笔者对于朝贡体系进行了反思。提出朝贡关系是古代中国 对外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 但却不能包含外交的全部内涵, 更不是中外交 往的惟一关系模式。费正清提出 朝贡体系 是将中国传统外交作为东方 体系与西方近代外交对立的东方外交模式, 具有传统与近代二分的意涵, 是西方中心论的产物。 礼治 或 礼制 也不能概括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的全部特征。古代中外关系的内容十分丰富, 绝非朝贡关系可以概括。 1) J.K.Fairbank Ssu-yü Têng : On the Ch’ing Tributary System , J.K.Fairbank(ed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