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告书-杭州人力资源和社会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12330100470106221Q
?
?
?
?
?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
2015
)年度
?
?
?
?
?
单 位 名 称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
?
法定代表人
洪 春 林
?
?
?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
?
?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杭州医药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宗 旨 和
业务范围
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承担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 学历教育 技师及高级和中级技术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 承担医药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及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开展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
住??? 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路719号
法定代表人
洪春林
开办资金
23000.6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401.1
22929.4
网上名称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公益
从业人数
23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我单位今年以来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2015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人力社保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学院致力于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开展机电、医药、园林、餐旅服务等中高级工、技师层次教育,从事公共实训、技能培训与鉴定、就业服务为一体的区域服务和活动。2015年招收新生798人,目前在校生为3311人。2015届毕业生590名,毕业率97.2%;高级工合格率99.3%;技师合格率84.7%。教职工217人,其中教师172人。
二、取得的主要效益
(一)创新思路,改革模式
1.改革校企合作模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一是完善平台。深入开展企业调研和研究国内外社区学院办学情况,探索“区域产业学院”模式。将杭州市“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重点企业作为主要方向,辐射中小创业企业,形成校企合作的系统平台。区别合作企业层次和特点,明确53家企业为3个以上合作环节的核心合作层,开展全方位的“双元育人”合作办学;将1个以上合作环节的企业作为基本合作层;将专业运用的中小创业企业作为辐射层,培养合作关系。为激发企业合作动力,学校承诺为合作企业封闭式提供人才,成为企业的“产业学院”。目前,学校已与178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完成了2015-2020学院各专业发展的五年规划及分年度校企合作事项。二是丰富内涵。在原有校企合作方式的基础上,学校实践了引企入校、区校合作、新型学徒制、行校融合等新方式。依据企业生产中的技术技能和人力资源要素与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要素相互交集点,与杭州大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共建特色“校中厂”,开展工艺研发和出口样品试产;与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了师资培训中心和机器人研发中心,开展技术技能型高端研修。与余杭萧山两家经济开发区对接合作,开展点对面的“区校合作”。通过与企业互建大师工作室结对、冠名订单培养结对、顶岗实习岗位式师徒结对等形成师徒关系,师徒结对1583组。加强与行业的融合,学校已成为机电、医药、园林、餐饮服务行业协会会员或理事。机械工程系作为浙江模具行业协会副会长、精密制造分会会长单位,牵头组织全省300多家骨干模具企业的技能技术联谊工作,保障了专业与产业的紧密联系。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年来,学院狠抓教育理念更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全面实施教学线“五个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优化课程体系。各专业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分析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和需要具备的能力,通过“优化、开发、更新”等方式,实施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确立了“文化素养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职业拓展课”为基本框架的课程体系。目前,建成精品课程9门,制订课程标准46个,开发各类教材34本,其中公开出版10本,新建32门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二是改革教学教法。开展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教学、技改研修等教学方式的研究与实践,加强学习岛、“互联网+实习基地”等建设,在职业活动实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以行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让学生以实际任务承担者的角色完成课程学习。深化“七改六”工作组织, 开展第二课堂和第二证书选修活动,拓展技能学习,拓宽就业渠道。三是实践“四结合”学生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