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麦黄矮病小麦新品系选育及其RAPD分子验证-核农学报.PDF

抗大麦黄矮病小麦新品系选育及其RAPD分子验证-核农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大麦黄矮病小麦新品系选育及其RAPD分子验证-核农学报

72 核 农 学 报  2000 ,14 (2) :72~75   A cta A g ricult u rae N ucleatae S i nica ( ) 文章编号 :1000855 1 2000 抗大麦黄矮病小麦新品系选育 及其 RA PD 分子验证 孙光祖  李忠杰  李希臣 王广金  唐凤兰 张月学  闫文义  孙德全  孙  岩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摘  要 :利用辐射与外源 DNA 花粉管导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选出了抗大麦黄矮病 (B YDV) 的小麦新品系龙辐 97 K1099 。经多年 自然发病和两年接毒蚜鉴定 ,该品系 不仅高产 ,而且抗大麦黄矮病 。RA PD 分子验证表明 ,在所用的 75 个随机引物中只 有 OPF15 具有多态性 。OPF15 的扩增产物在 880bp 、650bp 和 500bp 处出现 3 条供体 与龙辐 97 K1099 共有的特异谱带 。可以认为这些谱带与大麦黄矮病抗性有关 。 关键词 :辐射  外源 DNA 导入  小麦抗大麦黄矮病品系  RA PD 技术  高分子量麦 谷蛋白亚基 ( ) 大麦黄矮病是以蚜虫为传媒由大麦黄矮病毒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 B YDV 引起的小 麦重要病害之一 。防治大麦黄矮病的有效途径是抗病育种 。小麦近缘种属中的中间偃麦草是 大麦黄矮病的重要抗源 ,许多学者用它育成了抗大麦黄矮病的双二倍体 、二体附加系和易位 系[ 1 ,10 ,11 ] 。但由于这些材料具有许多偃麦草的不 良农艺性状 ,直接用于生产较为困难 。通过 花粉管通道介导含有抗病基因的外源 DNA ,选育农艺性状优异的抗病品种的研究已获得初步 成功[2 - 4 ] 。从 1990 年起我们采用辐射与外源 DNA 花粉管通道介导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 ( ) 了选育抗大麦黄矮病的小麦新品种 系 的研究 ,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 1  材料与方法 11  抗 BYD V 品系龙辐 97 K1099 的获得 中 5 是B YDV 抗源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交选出的双二倍体材料 ,是 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 抗B YDV 种质 。以它为供体提取叶片的总 DNA ,并用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 ,使其 DNA 分 子降解 ;然后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高产受体品种新克旱 9 。D1 代种在温室 , 以后各代种于田 间 ,在 自然发病条件下进行抗病性鉴定并按育种 目标选择单株和株系 。龙辐 97 K1099 是 D4 代选出的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抗病品系 。1998~1999 年将该品系送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 收稿 日期 ( ) 基金项 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作者简介 :孙光祖 1939 — ,男 ,甘肃武威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核技术与生物技 术育种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 期 抗大麦黄矮病小麦新品系选育及其 RAPD 分子验证 73 保护研究所病毒室进行毒蚜接种鉴定 , 同时参加产量对比试验 ,并用 SD SPA GE 法作籽粒的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 。 12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