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地区yxs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练习】读我国北极黄河站 (78°55′N,11°56′E) 所在的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位置示 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站与北极点的距离大约为: A、1000㎞ B、1200㎞ C、1400㎞ D、1600㎞ 2)关于北极黄河站、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黄河站盛行东南风,中山站盛行东北风 B.一年中,黄河站的极昼极夜时间短于中山站的极昼极夜时间 C.黄河站的区时比中山站的区时晚约4小时18分 D.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5)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虽然地处高纬,但其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其最主要的成因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降水稀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 C.暖流的影响 D.四周被海洋包围,受海洋的影响明显 4)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海岸线曲折破碎,其主要成因是: A.海浪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D.冰川作用 南极洲 【思考】南极洲面积1400万km2,但直到19世纪初才为世人所知,你认为是哪些原因导致了它的最迟发现? 太 平 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南极洲 一、位置最南的大洲 几乎全在南极圈内、 纬度最高、 跨经度最广、 四周被三大洋包围 二、冰雪高原 平均海拔最高2350m、 冰层最厚2000m 南极大陆冰川 思考:南极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包括冰层厚度吗? 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 冰山的形成-裂冰作用 南极冰山的产生过程实际上是南极水循环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相当于其它大陆的地表径流。 【思考】南极大陆周围海域的冰山会向什么方向飘移? 在600S以南会向西北方向飘,因受极地东风影响。 在南纬30-60度之间会向东飘,因受西风漂流影响 。 三、冰原气候:酷寒、干燥、烈风 酷寒: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8℃。 干燥: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 烈风:全洲平均风速17.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 季节与昼夜: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寒季为极夜区间,这时在南极圈附近常出现光彩夺目的极光;暖季则相反,为极昼,太阳总是倾斜照射。 地球的极光,由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 四、资源和科研宝地 淡水资源:南极洲是个巨大的天然“冷库”,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储藏地,拥有地球70%左右的淡水资源。 矿产资源:煤(维多利亚地)、铁(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 生物资源:磷虾、鲸、海豹、企鹅 原始的自然环境,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南极洲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的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科学领域提供了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迄今为止已经有18个国家在南极洲先后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站。 我国在南极的科考站 长城站:乔治王岛 62°W,59°S 中山站:东南极 69°E, 76°S 昆仑站:内陆 高程4087米 77°E,80°S, 【思考】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什么方向? 2月份是我国赴南极科考最佳时机,原因是? ①2月份赴南极科考可利用南极地区的极昼和温暖期;②避开南极烈风和紫外线(臭氧空洞最严重)强的季节。 西北方 五、南极臭氧空洞 臭氧层是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大处,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太阳紫外线辐射大部被其吸收。臭氧层空洞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大量减少的空域。 本世纪70年代,当时英国的科学家通过观测首先发现,在地球南极上空的大气层中,臭氧的含量开始逐渐减少,尤其在每年的9-10月(南半球的春季)减少更为明显。 危害 对人类健康影响:增加皮肤癌,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对生态影响: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减少渔业产量,破坏森林。 1987《蒙特利尔议定书》:避免工业产品中的氟氯烃化合物对地球臭氧层继续造成恶化及损害。 六、南极条约: 只限于和平目的; 禁止进行一切军事活动; 禁止核爆炸实验和处理放射性废物。 早在1908年,英国就第一个提出对南极拥有主权。随后,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智利等也纷纷提出对南极的主权要求。而美国和前苏联也再三表示保留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的权利。经过数次磋商,1959年,英国、法国、阿根廷、日本等12国签订《南极条约》,宣布暂时“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我国赴南极科考需克服的困难为: ①克服南半球西风带的狂风巨浪; ②躲避南极大陆边缘的冰川与海冰。 俄罗斯南极科考站采用高脚式建筑代替穹顶式建筑的原因? 南极地区的烈风和暴雪是科考站设计与建设需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