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年龄的鉴定与统计-中国科学杂志社.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性别年龄的鉴定与统计-中国科学杂志社

第二章 性别年龄的鉴定与统计 第一节 性别和死亡年龄的统计 性别年龄鉴定有助于探讨盛行的葬俗、婚姻制度和社会组织形式,了解古代社会居民的社 会及劳动分工,并判断死者身份、死亡年龄,探寻古代居民生活条件a 。本书中性别和年龄的 鉴定方法主要依据吴汝康等b c 和邵象清 在其有关论著中提出的各项标准。 一、荥阳薛村遗址早商人骨死亡年龄统计 本书对二里头文化晚期到二里冈文化时期的墓葬和灰坑共18 例人骨进行了性别和年龄的 估计(详见附表二)。年龄的划分主要依据耻骨联合面的发育情况、牙齿磨耗程度、颅骨骨缝 愈合情况等,而性别的鉴定主要依靠髋骨的重要性别特征,同时参考了头骨和肢骨的特点。 共鉴定墓葬出土的人骨7例,皆为成年个体,男性4个、女性3个;鉴定灰坑出土的人骨11例, 其中除1例为年龄约10岁的儿童和1例小于6个月的婴儿外,另9例成年个体可确定性别,男性3 个、女性5个,性别不明者1个d 。 二、荥阳薛村遗址汉至明清时期人骨死亡年龄分布统计 薛村遗址汉至明清时期可鉴定的骨骼标本共309例,性别明确者为259 例,鉴定率为 83.5% ;年龄段明确者241例,鉴定率77.7% ,鉴定结果详见附表三至附表六。汉代、唐代、宋 金元、元明清的性别比分别为1.31、1、1.09和0.89 。薛村汉至明清时期居民死亡年龄的分布状 况详见表2.1至表2.4和图2.1 。从图表可知,各时期死亡年龄均主要集中在中年期,壮年期次 之,青年期和老年期也占一定的比重,而老年期两性的死亡比例从汉唐时期的6.71%、7.69% , a 汤卓炜.环境考古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0. b 吴汝康,吴新智,张振标.人体测量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1-101. c 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34-56. d 孙蕾,楚小龙,朱泓. 河南荥阳薛村遗址早商人骨种系研究[J ]. 华夏考古,2013 ,(1 ):55-64. Downloaded to IP: 8 On: 2018-12-26 10:17:39 /chapter/978-7-03-046204-6_0010002 · 8 · 荥阳薛村遗址人骨研究报告 到明清时期的14.06%,虽然宋金元时期老年期死亡比例为6.67% ,略低于汉代,这可能与宋金 元时期人骨个体数较少有关,可以总结为老年期死亡比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基本呈上升的趋势,而 这一趋势可能与薛村汉至明清时期居民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有相应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 表2.1 薛村汉代两性死亡年龄分布 年龄分期 男性 女性 性别不明 合计 婴儿期 0 (0% ) 0 (0% ) 0 (0% ) 0 (0% ) 幼儿期 0 (0% ) 0 (0% ) 1 (4.55% ) 1 (0.61% ) 少年期 0 (0% ) 0 (0% ) 7 (31.82% ) 7 (4.29% ) 青年期 10 (12.5% ) 10 (16.39% ) 0 (0% ) 20 (12.27% ) 壮年期 17 (21.25% ) 16 (26.23% ) 0 (0% ) 33 (20.25% ) 中年期 37 (46.25% )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