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孕症的中医疗法
中医中药治疗不孕不育有数千年历史,经验丰富,方法独特,理论自成体系。其优势表现在:①清除杂症,如果患者除了不育不孕方面的问题,还有其他疾病,则首先应去除杂症。②讲究辨证施治。根据脏腑和身体阴阳、气血的寒热虚实的变化决定治疗方案,根据证来施治。③女子与男子同时治疗。女性以补肾、调肝、种子为主。女性肾中精气旺盛,月经调和,才可生育。肾主生殖,所以不孕与肾的关系密切,比如女性肾阳虚,月经总是向后推,量少质薄,造成久婚不孕。气滞血瘀导致冲任不通,月经失调或行而不畅,经常小腹胀痛,经血块多、色暗。有些患者,盼望能尽快怀孕,但总怀不上,心情压抑,情绪忧郁,肝气不舒,从而导致血气不畅,月经不调。中医采用益气补肾,活血化瘀,填精补髓,气血双补、疏肝健脾的方法,使其气血调和。男子不育,中医认为主要是肾肝脾功能失调。肾藏精,主生殖,肾虚则生精功能障碍,可能出现阳痿、不射精、少精、弱精、死精。肾藏精,肝藏血,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经络阴器,肝阴亏损则精少,肝经湿热则伤精而无子。现代人工作紧张,压力大,饮食不规律,极容易伤脾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则生精少。④副作用少。长期应用中药治疗,只要辨证准确,就能较少出现不良结果。
1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优势是什么
病情背景:我平素月经不调,有时50多天才来1次,有时半个月就又来了,还经常淋漓10多天不净。现在结婚2年仍未怀孕,请问中医能治好吗?
答: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的常见致病因素主要有寒、热、湿邪与生活所伤,内伤七情,瘀血壅阻及体质因素5大类。虽然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端,但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导致机体阴阳失去动态平衡,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功能紊乱、经络血脉(冲任二脉)受损而发生月经不调。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调经种子,审因论治。因肝肾不足,胞脉失养者,治当以补肾调经,养血益精之法;因肝郁气滞,胞脉不畅者,治宜用疏肝理气,养血调经之法;因肾阳不足,胞寒经冷者,治宜温肾暖脾调经之法;因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下注胞宫者,治当燥湿化痰调经之法。朱丹溪曰:“求子之道,当先调经。”因此,经期准时,冲任调和则孕育有机,成胎育子。
2 中医如何治疗月经不调
病情背景:我的情况和刚才的小姐相似,月经来去也没有规律,有时候1个多月1次,有时候半个月1次,还有时候3个月才来1次,整天担心什么时候不小心又会出血。结婚3年了仍没有怀孕,请问中医如何治疗?
答:一般来说,中医多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表现来决定治疗用药,术语叫分型施治。治疗月经不调分以下症型:
(1)气虚不摄。①主症:月经先期,经来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体倦,心悸气短,小腹空坠,食少便溏,舌淡白,脉虚弱无力。②方药:党参15克,黄芪15克,炒枣仁15克,龙眼肉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远志10克,木香6克,当归10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6枚。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2)阳盛血热。①主症:经行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心情烦躁,面红唇干,口渴喜冷饮,尿短赤,大便干燥,舌质红或绛、苔黄而干,脉滑数。②方药:地骨皮15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生地黄15克,青蒿15克,玄参10克,茜草根15克,麦冬10克。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3)肝经郁热。①主症: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或紫或红,或有血块。胸胁、乳房、小腹胀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面红目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②方药:牡丹皮10克,焦栀子15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生姜3片,薄荷3克。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4)阴虚内热。①主症:经行先期,经量偏少或正常或偏多,色红质稠,两颧潮红,午后发热,骨蒸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②方药:玄参20克,生地黄20克,麦冬15克,白芍15克,地骨皮15克,阿胶(烊化)10克,白薇10克,生牡蛎20克。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5)肾虚不固。①主症:月经先期,量多少不定,色淡质稀,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如蝉,精神不振,小便频数,带下淋漓,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②方药:菟丝子20克,川续断15克,巴戟天10克,杜仲15克,枸杞子15克,鹿角霜10克,党参15克,熟地黄15克,砂仁6克。女贞子15克,补骨脂15克。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6)寒凝冲任。①主症:经行后期,量少色暗,有血块,小腹冷痛,喜温拒按,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紧。②方药:肉桂10克,吴茱萸6克,川芎15克,党参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牡丹皮10克,麦冬12克,阿胶(烊化)10克,清半夏10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炮附子4克,艾叶5克。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7)冲任血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