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GPS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5.1 概 述 1973年12月,美国国防部组织开始研制新一代军用卫星导航系统—GPS; 1989年2月14日发射第一颗GPS卫星; 1994年3月28日发射完第24颗卫星; 目前在轨卫星数32颗,均匀分布在6个与赤道倾角为55°近似圆形轨道上,每个轨道4颗卫星运行,距地表平均高度20200km; 速度为3800m/s,运行周期为11h58min; 每颗卫星覆盖全球38%面积,保证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刻、高度15°以上天空能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卫星。 一、GPS的特点 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GPS定位技术有以下特点: 1. 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 2. 定位精度高。 3. 观测时间短。 4. 操作简便。 5. 全球性、全天候、全天时作业。 前苏联自1978年发射GLONASS。欧洲空间局(ESA)正在建设民用导航卫星系统(伽利略计划)。我国也建立了双星定位系统,由2颗同步卫星确定平面位置的导航系统。 卫星轨道示意图 二、GPS的组成 1.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 由24颗卫星(其中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组成;卫星直径约为1.5m,重约774kg(包括310kg燃料)。 2.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 地面监控系统包括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 GPS地面监控系统 3. GPS信号接收机(用户设备部分) 捕获卫星信号,跟踪并锁定卫星信号,处理接收到的信号,测量测距信号从卫星传播到接收机天线的时间间隔,译出卫星广播的导航电文,实时计算接收机天线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根据用途分:导航型、测地型和授时型。 根据载波频率分:单频接收机(用1个载波频率);双频接收机(用2个载波频率)。 5.2 GPS定位技术 一、基本原理 空间距离后方交会 二、GPS定位方法 伪距法 载波相位测量法 差分GPS 三、静态相对定位 (一)经典静态相对定位 两套(或两套以上)接收设备; 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 每时段45分钟以上; 基线长度可达几百公里; 相对定位精度可达 5mm+lppm×D,D为基线长度(km); 适用于建立全球性或国家级大地控制网;各类精密控制测量。 (二)快速静态定位 测区中部基准站连续跟踪 流动站观测数分钟至十几分钟 必须有5颗卫星可供观测 流动站与基准站不超过15km 基线中误差为5mm+1ppm×D 缺点:两台接收机工作时, 构不成闭合图形,可靠性较差。 适用于控制加密;工程测量、地籍测量及1km以内的点位定位。 三、动态相对定位 (一)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 载波相位测量+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 RTK测量技术为GPS测量工作的可靠性和高效率提供了保障,对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 (二)常规差分GPS测量技术和PPK测量技术 常规差分GPS和PPK同属于伪距差分技术。 常规差分GPS的定位精度与用户至参考站的距离有关,精度的衰减率为1cm/km,在50公里之内,定位精度优于1米。 PPK(Post-Processing Kinematic)模式是最早的GPS动态差分技术,其定位原理类似于常规差分GPS,只是采用数据后处理,在参考站和流动站之间不需要建立无线电通讯数据链。它的缺点和常规差分GPS一样,定位的精度受参考站和流动站之间的距离限制。作用距离50公里以内,精度在5米以内。 (三)广域差分GPS测量技术 根据大区域内若干个GPS参考站的观测资料和位置信息,联合解算出每个卫星的卫星钟差、轨道改正数、电离层改正数,然后将这些改正数发送给覆盖范围内的用户,用户利用这些改正信息修正观测伪距,可以提高定位精度。 这种定位方式打破了常规差分GPS中精度与距离的依赖关系,在参考站数千公里之外,仍然能够达到2-4米的定位精度,所以,在全国或省级土地动态监测中,这项定位技术大有作为。 四、GPS定位新技术 “实时、高精度”一直是GPS定位技术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在高精度GPS定位技术方面出现了两种新的定位方法,它们是网络RTK技术和精密单点定位技术。 (一)网络RTK 网络RTK技术也称“虚拟参考站技术(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 –VRS)”。 网络RTK系统最为重要的功能是长距离高精度快速动态定位。 1. 网络RTK定位系统的组成 ① 基准站单元 ② 数据通讯系统 ③ 监控分析中心 ④ 数据发播系统 ⑤ 用户应用系统 2.网络RTK定位系统提供的定位服务 (1)实时应用。以FMHDS 技术或UHF/V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财务管理第6章自测练习.docx VIP
- YY_T0521-2018牙科学 种植体 骨内牙种植体 动态疲劳试验.docx VIP
- DB21T 3419-2021 农业废弃物堆沤肥料生产技术规程.docx VIP
- 鼻饲法教学课件.ppt VIP
- 保洁项目内部考核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3年湖南师范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SANGFOR_GAP_V3.0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_用户手册.pdf VIP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湖南师范大学)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湖南师范大学.docx VIP
- 2025年健康企业管理题库及答案.doc VIP
- 食品安全英文PPT.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