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 中日领导人“擦肩而过” 野田被无视 日本首相参加东亚峰会 温家宝李明博拒与其握手 11月5日第九届亚欧首脑会议开幕。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和平挚友,繁荣伙伴”。 “中非合作圆桌会议”第三次大会11月27日在海南万宁开幕 2012年11月23日,外交部长杨洁篪与巴勒斯坦总统特使萨利希会谈 外交: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跟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 (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商务印书馆) “他以决策人、指挥者和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以惊人的精力和非凡的才能,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的外交实践可说是新中国外交史的缩影。” ——钱其琛《学习和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讲话 周恩来(1898.3.5-1976.1.8) 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说:“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 根据材料,概括旧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屈辱外交 “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实行什么外交方针? 美国 苏联 形成两大阵营的对立 冷战格局一旦形成,中国革命走向及其新政权的政治选择空间,也多半会被锁定且难有回旋余地了。 ——《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意识形态: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的利益,又指导这一阶级的行动。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提出的背景: ①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②世界: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2、提出 3、具体表现(三大外交政策) 一边倒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二、建国初期重大外交活动 1、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民主德国 阿尔巴尼亚 朝鲜 越南 蒙古 印度 (与我国建交的第一个非社会主义国家) 缅甸 瑞典(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 丹麦 瑞士 芬兰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结盟。 1950年2月14日,周恩来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上 材料二:首先,它沿用了国际政治中传统的结盟方式,以苏联为一方的盟主,对中国的独立自主立场必然产生一定的制约。其次,在苏美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下,一边倒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国外交的灵活性,使中国与美国的对抗难以缓和。 ——宫力等著《和平为上》 材料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P109[历史纵横] 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上述两则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什么? “一边倒”(中苏结盟)的利与弊 在1949年4月新中国成立之前周恩来就说:“对于美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于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依赖之心。” 这表明我国的基本外交立场: 独立自主 二、建国初期重大外交活动 2、抗美援朝(1950-1953年),保家卫国,提高了国际地位。 二、建国初期重大外交活动 3、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12月,周恩来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 意义: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1954年4月,周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步入会场 “红色外交家”走上外交前沿 4、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7月) 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5、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问题1:会议的参加国是什么类型的国家? 亚非新兴独立国家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问题2:会议的议题是什么? 保卫和平、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的补充发言(手稿)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 求同存异 2、应如何理解“同”和“异”? “同”指: ①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侵略; ②共同的任务: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 ③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异”指: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 中国代表团是要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宣传个人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是显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