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无为’思想发微.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子‘无为’思想发微

道 教思想 老子「無為」思想發微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 張 軒 老子注重關注社會政治之變化, 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 在其唯一流傳於世的著作《道德經》 1 的說教。儒家為了達到這一目 勿動」 中,曾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對君王之道 的,制訂了很多人為的規定和概念,比 進行詳細闡發,從而形成了著名的「無 如孔子就認為首先要正名才能正身正天 為而治」思想。可以說,《道德經》就 下,「名不正則言不順」。在這種思想 是一本集中反映老子政治哲學的重要典 主導下,各類儒家經典大多充斥著對於 籍,而其中的「無為」更是老子政治哲 成聖成仁的大量細節性規定,教人如何 學的核心主張。把握好了「無為」這一 辨別善惡、如何區別君子小人,以至於 政治哲學概念,才能更加透徹地領悟到 如何勉勵修身而不殆。不可否認,儒家 老子本人的政治思想。本文擬通過對老 的出發點是合理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孟 子「無為」思想之背景、邏輯內涵以及 等人也都身體力行,對社會風氣的轉變 理想體現等層次的把握,重新審視這一 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在老子看 概念,以求教於方家。 來,這些禮法規定其實與其初衷是南轅 北轍。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上德 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 2 一、「無為」思想提出的社會歷 德」 ,明確表達了對儒家過份強調刻 史背景 意遵守和概念性規定的批判,認為這種 做法雖然看似強調人們時時刻刻「戒慎 春秋戰國之際,社會戰亂的頻仍 恐懼」,從而達到一種道德自覺,其實 帶來了生靈塗炭和人心不古,一方面是 這種概念性的規定只會在現實生活中適 統治者的荒淫無度、征戰欺壓,一方面 得其反,把人們引向對立面,使得更多 是人們生活中行為不端、道德廢弛。基 的人道德沉淪。其結果就是像後代王弼 於這種狀況,諸子百家各抒己見、百家 以及王陽明等人所面對的儒者自稱聖人 爭鳴。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後來蔚為大 天子門生,但卻一個個道貌岸然、沽名 宗的儒家,提出要以禮儀法度、等級名 釣譽、只知不行,使得儒家的道德理想 分來正身正天下,用人倫本位來評判行 成為了空中樓閣和一紙空文。因此,老 為操守,以此對形式多於內容的「禮崩 子反對這種具體條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