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斑竹祠】卷602_39汪 遵 九处烟霞九处昏, 一回延首一销魂。 因凭直节流红泪, 图得千秋见血痕。 【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卷630_10陆龟蒙 幽栖眠疏窗, 豪居凭高楼。 浮沤惊跳丸, 寒声思重裘。 床前垂文竿, 巢边登轻舟。 虽无东皋田, 还生鱼乎忧。 【同诸公会太府韩卿宅】卷500_35姚 合 九寺名卿才思雄, 邀欢笔下与杯中。 六街鼓绝尘埃息, 四座筵开语笑同。 焰焰兰缸明狭室, 丁丁玉漏发深宫。 即听鸡唱天门晓, 吏事相牵西复东。 * * 平仄与诗律 我国古代韵文包括诗、词、曲、辞赋等多种形式,其中诗、词的格律要求较为严格,这是每一个学习古典诗词的人都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下面作些简略介绍。 唐代以前的诗,都属自由体古诗范畴,没有严格的格律。到了唐代,出现了近体诗,它要求按一定的格律来写作。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它在句数、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首联 颔联对仗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尾联 颈联对仗 1、旧体诗歌分“古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曲” 三类,近体诗又有 “律诗” 、“绝句”之分。 2、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4、凡双数句都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韵。如本诗的“秋”、“流”、“舟”、“留”。 5、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是2、4、6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唐·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仇名? 对仗 对仗 对仗 对仗 超过八句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它的句数必须是双数,而且,除首尾联外,其余各联必须全用对仗。例如: 讲究平仄是近体诗的一个本质特征。古代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平,指古汉语中的平声;仄,指古汉语中的上声、去声、入声。古四声与今普通话四声的关系如图所示: 古汉语四声 例字 普通话四声 平 高专 阴平 (桌接) 唐文 阳平 (食杂) 上 古纸 上声 (百笔) 近是 去 正大 去声 (纳麦) 入 桌接食杂百笔纳麦 ? 近体诗按一定规则交替使用平声字和仄声字,因而音律抑扬顿挫,富于音乐美。其平仄规律可以概括为: 一、 本句交替 以平仄相间的原理调配每句诗中各个字的声调,即每句诗中间隔两个字或三个字更替平仄。五言句的平仄有四种格式: ① 仄仄平平仄 │ │ — — │ ② 平平仄仄平 — — │ │— ③ 平平平仄仄 — — — │ │ ④ 仄仄仄平平 │ │ │ — — 七言句实际是五言句的扩张,按平仄相间的规律在五言句上加两字即可(仄前加平,平前加仄): ① 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② 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③ 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 — │ │ ④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二、对句对立 偶数句的平仄格式必须与上一句对立。如第一句为“平平平仄仄”,第二句须是“仄仄仄平平”;第七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第八句须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但当第一句末字为平声(即首句入韵)时,第二句须用另一种末字为平声的基本格式。如第一句为“平平仄仄平”,第二句则为“仄仄仄平平”;如第一句为“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二句则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是为了保证偶数句能入韵。 二、对句对立 ① 仄仄平平仄 ② 平平仄仄平 ③ 平平平仄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