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遗迹发掘记录-北大未名BBS.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项遗迹发掘记录-北大未名BBS

单项遗迹发掘记录 房子、灰坑、陶窑、水井等工地统一编号的以及记录,记录这就是他的情理者。 发掘记录基本内容: 遗迹编号 绘图号、照相号、记录者、记录日期 以及在探方中的位置和直接地层关系 发掘经过程和情理手段 主要交待情理过程和细节,清理人员和用工情况,清理的技术路线,清理时遇到的问题及结局方案,判断和清理使得失误及补救措施 遗迹形状、结构和尺度描述 入,灰坑记录平面和剖面形状,细部结构的观察,对坑口、坑底、开口距地表的深度和与总基点的相对设深度,各细部的度量记录等 房子结构要复杂的多,但基本内容和要求一样 遗迹的堆积物和出土遗物 自上而下描述以遗迹的堆积 如灰坑,首先介绍坑内堆积是否分层,分几层。各层厚度、土质土色、包含物、遗物出土情况、代表性遗物的表述及草图。注意区分窖穴等的使用堆积和废弃后的填土堆积。 如房子,分上部结构的倒塌堆积、使用期间的堆积、基础结构部分堆积依次描述。房子的结构复杂,每项都要作详细记录。每个细部都要记录到。如,每个柱洞及填充物、居住面各个层次等都要有详细介绍和记录。 自然遗留的标本采集情况 废弃原因和用途推测 时代推测 解释与声明 主要记录上数个条目中未能列出的,但又有必要记录和说明的内容。 2)探方发掘记录[田野考古规程] 1.探方编号、在遗址上的方位、与邻方的相对位置、方向和规格 2.本探方的全部图纸编号和全部照片的编号,记录者和记录日期 3。探方发掘经过 包括参加人员、发掘日期、主要遗迹的从判断到清理完毕的工作总结、发现和遗留的问题、发掘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等。 4.地层堆积和出土遗物 按地层堆积顺序,自上而下依次记录每一层堆积。直到整个探方最下一层文化层及其叠压的遗迹全部记录完毕。最后,记录生土情况。每一层都应包括以下内容: A叠压、打破本层的遗迹及这些以及间的地层关系 B本城在探方内的分布情况、深度和厚度、土质土色、包含物。 C遗物在地层中的分布状态、数量、类别和对其中有代表性遗物的描述和草图 D对该层年代及文化性质的初步判断等。 E记录被本层叠压并打破下一层的各种遗迹的地层关系。除去由单项记录者外,其他以及现象都要在此作详细记录。 5.探方内所有文化堆积单位的关系总表。 3)工地发掘总记录:由发掘负责人来完成 4)遗迹单位登记表 主要用于地层、灰坑、柱洞坑等地层单位,它是根据上述记录内容和要求而设计并使之规范化的表格,其功能与上述各类记录基本相同,它是在田野工作时完成的, 5)文字记录中以及名称的标写 1.标写发掘年份 公元纪年的后两位阿拉伯数字 2.发掘地点 遗址所在县市和遗址名的各第一个汉字的拼音第一个字母 3。遗迹单位 用以及单位的以一个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 探方t房子f灰坑h水井墓葬m瓮棺w小坑k灰沟或沟hg或g 4.单位序号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5.工地单位编号 遗迹单位的简写+单位序号 如t104等 6.完整的名称标写举例 91txt104——1991年发掘的天门市蕭家屋脊遗址第104号探方 6)文字资料的建档 7)关于context方法和context方法的编号记录体系 二、图纸记录 1)工地图 1.遗址环境图[一万、五万] 2.遗址地形图[一千、二百] 3.发掘区以及分布图——总坑位图[50、100] 是整个发掘区内所布设的探方和除地层之外的所有统一编号的遗迹的分布图 4.发掘区主要剖面剖面图[50、100] 2)探方图 1。探方各层平面图[50、20] 表现的是开口在第一个地层表面上的各种以及现象,以及开口在更晚层位,却打破本层的遗迹现象的残余部分。直接反映这些遗迹在探方内的位置、大小、形状、相互关等内容。 首先绘制探方4*4部分,清理完隔梁和关键柱后,需将补测的隔梁和关键柱的地层平面补绘于图纸相应位置。 为了在测图上反映出一个层面微地貌特征情况,要在图上标示出特征点的高程。 2.四壁剖面图 比例与探方平面图一致,50、20 表现的是探方壁上的地层层次和各层面开口的遗迹剖面状态和地层关系。 通常是待探方4*4部分清至生土后再测绘此图。但若要打隔梁,就要提前测绘已清理部分。隔梁清理完毕后,要补齐关键柱部分的地层剖面,并于相邻探方对接。这样,才能将真个发掘区的地层串连起来,形成一份完整的网络资料。探方倒地后,再将其余部分补齐。 3.遗迹单位图[单项遗迹的平面、剖面图] 20[灰坑]、10[房址、墓葬、瓮棺]比例 每个遗迹至少要有平面和剖面各图一张。结构复杂的,还要增加平面和剖面图。 4.遗迹关系图[比例同3] 如果是开口于同一层位下的相互间有直接地层关系的一组遗迹,还有要有反映该组遗迹间相互关系的平、剖面关系图。该图要力求全面反映遗迹间的层位关系。 5.遗迹分布图 又叫“坑位图”,是探方内所有遗迹的平面位置图。探方内所有遗迹都要画在这张图上。 比例与探方平面、剖面图一致,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