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0
PAGE \* MERGEFORMAT2
个性化辅导讲义
年 级:五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学科教师:
课 题
第四单元复习;人物品质
教学目标
1.复习第四单元内容
2.掌握提炼人物品质的方法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温故知新】
走进大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一说出生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唐代属安西都护府),少时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昌隆(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青莲乡。一说出生于绵州昌隆(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
李白一生喜好云游四方,由于一生中在青莲此地居住时间最久,在青莲的生活也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有很深的影响,所以后人称之为青莲居士。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境内,享年61岁。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知识梳理】
13.在大海中永生
1.中心思想:
本文是一篇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放大海的动人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课文根据新华社通讯《在大海中永生》摘写而成,自成一体。
2.写作特点:(1)为了表达人民对邓小平同志深深的怀念,作者展开了联想的翅膀,运用了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
(2)第7自然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万千话语,万千情思,凝成两句话。
3.伟人卡片:
邓小平(1904—1997),四川广安人。1904年8月22日生。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提出了著名的“一国两制”方针。1997年2月19日在北京逝世。
邓小平同志临终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向大海。这是他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遗愿,也是他留给党和人民的一份珍贵的遗产,所以骨灰撒大海谓之“完成它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4.本文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组织材料。
5.课后练习4:
“拌”是“搅拌、搅合”的意思,只告诉我们骨灰盒鲜花混合在一起撒向大海,而“伴”是“陪伴”的意思,不仅说明了鲜花和骨灰一起撒向大海,更传达了人们对伟人的不舍、爱戴、尊敬的情感。
6.省略号的用法:
(1)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表示语意未尽,让人思索)
(2)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它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表示列举的省略)
7.重点段赏析:
第三自然段,四个“也许”,地域渐次增大,暗含“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方针影响之深远,缅怀邓小平爷爷丰功伟绩之意尽在其中。
第七自然段,文章结尾。“永生”指永远第活着。“在大海中永生”的不是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功绩。人们虽然明知这位伟人已与世长辞,但仍然希望他在大海中获得永生,鲜明地表达了人民对小平同志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对一代伟人永远的怀念之情。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主要内容及文章主题:
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本文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含义深刻。
2.写作特点:
(1)本文以“爱”为轴心,辐射全篇。
(2)课文是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来写的。
文章中高尔基的教子方式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育艺术
3.名家链接:
高尔基,全名:玛克西姆·高尔基(英译Maksim Gorky),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щков)。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品,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名言: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
(3)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4.词语解释:
姹紫嫣红:姹:美丽;嫣:美好,鲜艳。
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娇艳、绚丽、好看。也比喻事物繁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