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课流程 1.教材分析 2.学生分析 3.设计指导思想 4.学习目标 5.教学重点和难点 6.教学过程 7.板书设计 8.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找规律 ·盐溶液显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查原因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谈变化 一、教材分析 2.课标内容 内容标准 活动与探究 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 实验:测定不同盐溶液 的pH,说明这些盐溶 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程度 液呈酸性、中性、碱性 的主要原因 的原因 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 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教材分析 3.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盐类的水解》是化学选修教材(四)中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内容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利用,是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 ·启后 学生在中学阶段对于溶液问题的认识大体经历的4个阶段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思维活跃。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溶液的pH等知识,且具备了分析溶液中各种粒子微观行为的能力。 由于学生连续两章全新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没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形象,且难度较大,这时学生心理上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疲倦感和畏惧感,且盐类水解是前几部分知识的综合利用,在学习上也会增加难度。 由于知识的前摄效应,又会给本节内容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比如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盐是中和反应的产物,则学生易误认为盐溶液呈中性等。 三.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2011年北京市高考考试说明新标版—化学卷》设计教学思路: 1.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以微粒变化为核心,从微观角度研究水溶液中离子。 3.变知识呈现为问题呈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利用情境教学法,合理设计生活情境、问题情境。 5.让学生和知识直接发生关系,教师只起到“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作用。 四、学习目标 四、学习目标 理解盐类水解的实验; 理解盐类水解的规律、概念、实质; 能用盐类水解本质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学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利用平衡移动原理会分析外界因素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 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本质 教学难点: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及水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六、教学过程 【科学视野】 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对盐的水解常数进行学习,并指导利用水解常数解释有关问题。 六、教学过程 【小结:】 有弱才水解,——水解条件 谁强显谁性,——水解结果 越弱越水解。——水解程度 越稀越水解;越热越水解。——水解的影响因素 六、教学过程 【练习反馈】——巩固强化课堂知识 1.教材P59。用于检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制定弥补的措施,在辅导时进一步完善教学活动。——离子方程式,电荷守恒问题的呈现 2.(2007北京高考)12.有 ① Na2CO3溶液 ② CH3COONa溶液 ③ 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 ③>②>①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mL0.1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六、教学过程 【布置作业】 1.学探诊《盐类水解》——题题都较为经典,应重视。尤其对错题部分重视订正环节。 2.补充习题 3.要考虑到不同水平学生有不同的发展。除了常规作业外,又布置了一道思考题: (1)对于弱酸弱碱盐,它电离出的弱酸根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都会发生水解,那么溶液的酸碱性最终由什么来决定呢? (2)在溶液中盐与盐反应都生成两种新的盐吗?——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思考的空间。 六、教学过程 【补充内容】进行专题讲座: 以Na2CO3溶液为例,进一步学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引导学生对盐溶液中微观粒子的进一步的理解以及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上化学学科中守恒思想进一步的形成。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一、盐溶液的酸碱性 二、盐类的水解 三、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在常温时: 1.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羊兹拉特》课件.ppt
- 《商山早行》课件.ppt
- 《商山早行》课件1.ppt
- 《生物的基本特征》课件.ppt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课件.ppt
- 《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课件.ppt
- 《圣诞节主题班会》课件.ppt
- 《师说》理解性默写.ppt
- 《诗经》里的故事.ppt
- 《十八岁出门远行》课件.ppt
- ET 16-25 SERIES 828 数控系统用户维修说明书手册 ver 1.6.pdf
- HB SERIES 2300 2400 数控系统用户维修说明书手册 Ver 1.0.pdf
- Siemens Job Planning Manual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VB SERIES 828 数控系统用户维修说明书手册 Ver 1.3.pdf
- YAMAHA雅马哈维修保养说明书手册-F200B-F250G-(Indo)-4stroke.pdf
- Siemens 828 Milling Operating Manual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TC SERIES 2300 2400 数控系统用户维修说明书手册_Ver 1.0.pdf
- ET 30-40 SERIES 2300 数控系统用户维修说明书手册 ver 1.0.pdf
- SL SERIES 828 数控系统用户维修说明书手册 Ver 1.0.pdf
- 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发展的机制和路径探索.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