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苍梧中学高二年级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检测题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其寓意主要体现了( )
A.道家的“无为”思想????????????????????????????B.法家的“变革”主张
C.墨家的“节用”倡议????????????????????????????D.儒家的“礼制”要求
2.战国时期,荀子宣扬“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南面而听天下,生民制属莫不振动服从以化顺之”。庄子也主张“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这反映了当时( )
A.道家放弃了任性无为????????????????????????????B.重建社会秩序的诉求
C.君主专制成社会共识????????????????????????????D.儒家与道家趋于合一
3.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4.《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5.从汉朝起,历年二千,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干。其间或兴或衰,却没有一个学派或宗教,能夺取它的正统地位。儒学的不败原因有( )
A.严格拥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B.其它学派缺乏特长
C.统治者历来尊重儒学????????????????????????????D.儒道佛鼎立,儒守中立
6.董仲舒说:“事应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他提出的这一理论( )
A.使民间封建迷信思想氛围更为浓厚?B.促使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神学教育
C.鼓励人们遵从道家提倡的顺其自然?D.便于汉武帝假借“天”来巩固统治
7.“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重文轻武观念渐趋兴盛????????????????????????B.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8.宋代叶梦得在《石林家训治生要略》中提到:“人之为人,生而已矣。人不治生,是苦其生也,是拂其生也。”将家训文化提升到治生思想的高度。以下对宋代家训文化发展的原因探究具有说服力的是( )
A.宗法“家国同治”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B.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统一要求超越前代
C.社会发展推动士人阶层认识自我的结果D.治家思想受时代风尚的影响发生新转型
9.朱熹《朱子语类》中讲:“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先已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直待有了君臣父子,却旋将这道理入在里面”。以下解释忠实于材料原意的是( )
A.理是万物之源,存在于人的心中????????B.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与天地同理
C.格物致知是认识天理的必由之路????????D.天理与人心本质上没有根本区别
10.朱熹说:“千五百年之间,正坐为此,所以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朱熹此语的主要目的是( )
A.复兴分封制和宗法制????????????????????????????B.重建儒家信仰以实现政治清明
C.强调士大夫的道德修养????????????????????????D.倡导建立书院以推进学术自由
11.宋元之际的理学家许衡曾于途中饥渴难当,遇一棵结满果实的梨树,同伴争相摘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取食,他却答曰:“非吾之所有,取之不义。”同伴进而劝解道:四周房倒屋塌,梨主已不复存在。许衡则说:“梨虽无主,难道我自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