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科学的过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启科学的过程 王大鹏/编译 ● 今年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创刊200周年,它们列出了一个由该刊首发的科学进展文章的时间表来对此进行庆祝,其中包括:听诊器(1816年),麻醉乙醚的应用(1846年),术前对手和工具的消毒(1867年)等等。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就是这样运转的:研究人员首先私下地开展研究,并把研究成果提交给科学和医学杂志来进行同行评议和出版,从而使得其他研究人员和普罗大众充分地获益。但是对于很多科学家来说,这个漫长的过程实在不值得大张旗鼓地庆祝。 科学家认为这个论文发表体系过于墨守陈规,价格昂贵而且有精英主义的倾向。同行评议需要数月的时间,杂志订阅费用高昂,以及为数不多的几个信息传播者抑制了信息的流通。量子物理学家米歇尔·尼尔森(Michael Nielsen)说,只有“与17世纪的背景结合起来”,它才会成为一个知识共享的理想体系。 尼尔森博士和其他主张“开放科学”的人说,在互联网这个无摩擦协作的环境中,科学可以取得更多成果,其发展也更快。虽然还有许多障碍,包括许多权威科学家的质疑,但是他们的想法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与arXiv(一个收集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学论文预印本的网站—译者注)和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类似的一些开放存取的档案和杂志网站近年来逐渐出现。银河动物园(GalaxyZoo)这个公民科学网站对宇宙中数以亿计的物体进行了分类,对这些物体特性的发现促使了许多科学论文的产生。 在数学溢出(MathOverflow)这个开放协作的博客上,数学家通过为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而赚取名誉积分;在另外一个以数学实验命名的博学项目(Polymath Project)博客上,对获得2009年菲尔兹奖的蒂莫西·高尔斯爵士(Timothy Gower)的博客进行评论的科学家们,仅在6周时间内就发现了一个特殊复杂定理的新证据。 一个名为研究之门(ResearchGate)的社交网络现在也迅速地走红,在这里科学家可以回答任何人的问题,并共享研究论文以及寻找合作者。 传统杂志的编辑认为理论上来说“开放科学”听起来不错。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科学共同体本身就是十分保守的。”商业杂志《自然》的执行编辑马克辛克拉克(Maxine Clarke)说,他还认为传统出版论著还被当作是“给予资助、评估工作和评价职位的一部分”。 38岁的尼尔森博士授权一个拥有成功科学职业生涯的作者写了一本名为《重新发现:网络科学的新纪元》的图书,在书中尼尔森认为科学家“在采用众多网络工具方面变得羞怯且动作迟缓”,但是他也认为“开放科学”正在形成“一种运动的潮流”。 2012年1月19日,450名博主、记者、学生、科学家,图书馆员和程序员在北卡罗来纳州大学为第六届网络科学年会(ScienceOnline conference)举行集会(成千上万的人将通过网络的形式参与其中)。科学正在走向协同的模式,身为该会议创办者的时间生物学博主波拉日夫科维奇说:“在网络世界里召开会议的这种形式比在当下的社会生态系统内召开会议更好。” 他认为不应该把参与该会议的科学家当作是竞争对手。“林赛罗汉(Lindsay Lohan)才是我们的竞争者,”他继续说到,“我们必须把她拉下电视屏幕,让科学占据那片高地。” 科学家的脸谱网(Facebook)? “研究之门”社交网络主创者之一的伊贾德·马蒂驰(Ijad Madisch)说:“我希望科学可以更开放,我想改变现状。” 伊贾德马蒂驰毕业于哈佛大学,现年31岁,是滤过性病原体学者和计算机科学家。 该社交网络开创于2008年,那时候只有几个主题网站,而后在科学家的反馈之下,该网站进行了重新改造。马蒂驰博士说他们的会员数目已经迅速地增长到了130万人之多,并且该网站还吸引了几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些投资者也是推特(Twitter),易趣(eBay)和脸谱网的原始投资人。 2011年,“研究之门”网站拥有12名雇员。现在它的雇员数超过70人,并且还在招兵买马。位于德国柏林的这个公司模仿了硅谷的创业模式。午饭、饮料都是免费的,并且每个员工都拥有该公司的股份。 这个网站有点把脸谱网、推特和关系网(LinkedIn)杂揉起来的意味。它有个人主页,评论,群组,工作通告以及“支持”和“追踪”按钮(但是没有娃娃脸照片,搞笑猫视频以及毫无掩饰的自吹自擂)。只有科学家才可以被邀请来回答问题——这个规则实施起来并不困难,并且只有科学家才会喜欢议论这些讨论帖,比如聚合酶链反应。 科学家要对他们的名字、职业信息和出版物进行实名认证后才能对他们在“研究之门”网站的网页进行宣传和普及。网站利用这些数据信息和其他成员建立关联。用户可以自行创建公共或者私人讨论组,并分享论文和演讲材料。

文档评论(0)

yanmei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