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近邻的模糊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研究.PDFVIP

基于K近邻的模糊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K近邻的模糊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研究.PDF

2017 年 软 件 2017, Vol . 38, No . 4 第 3 8 卷 第 4 期 COMPUTER ENGINEERING SOFTWARE 国际 IT 传媒品牌 基金项玛办文 基 K 近邻的模糊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研究 支 元 ,李 忠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江 苏 常 州 213000) 摘 要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ensityPeakClustering ,DPC) 广泛使用在处理非球形数据集的聚类问题,算 法使用较少的参数就能够实现数据集的处理。但该算法存在这样一些的不足:首先,全局变量的设定没有考虑数据 的局部结构,特别是当不同类别的局部密度差别很大的情况下,容易忽略一些密度较小的类别,聚类效果不理想。 其次,DPC提出了一种通过决策图来人工选取聚类中心点的方法,这也是 DPC算法在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的一个重 大缺陷。为此,本文提出了基 K 近邻的模糊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算法针对这两方面的不足进行了改进。最后本文 使用人工数据集和UCI数据集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在不通过人工选取聚类中心的情况下, 能够正确地找出类别个数,并且保持着较高的聚类精确度,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据挖掘,聚类算法,密度峰值,K 近邻 中图分类号:TP 301.6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 10.3969/j .issn .l 003-6970.2017.04.015 本文著录格式 :支元,李忠.基 K 近邻的模糊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研究 [J ].软件,2017, 38 (4): 85-90 Fuzzy Density Peaks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K-nearest Neighbors ZHI Yuan , LI Zhong {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 Changzhou Liu Guojun Branch, Changzhou 213000, China) 【Abstract 】: A novel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density (DPC) has been proposed recently, this algorithm can deal with non-spherical cluste and does not require too many parameters . But the algorithm has some defects. First the local structure of data has not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it calculates the local density. It does not perform well when clusters have different densities. Secondly, this algorithm utilizes decision graph to manually select cluste centers. Manual selection of cluste centers is a big limitation of DPC in intelligent data analysis. In this pape , we propose an improved method . It has been improved fo the deficiencies in these two aspects. We use synthetic data set and UCI data set to make the experiment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