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大串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很早以来,她就在想这样一条裙子,像家中一切喜庆日子时,老奶奶,少奶奶,姑奶奶们所穿的一样。她要把金鲤鱼和大红百裥裙,有一天连在一起——就是在她亲生儿子振丰取亲的那天。谁说她不能穿?这是民国了,她知道民国的意义是什么——“我也能穿大红百裥裙”,这就是民国。 请回答: A.金鲤鱼为什么想穿百裥裙? 因为百裥裙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金鲤鱼想借此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B.这段文字反映了金鲤鱼怎样的思想观念? 金鲤鱼的梦想和反抗的深层动机,也还是出于反对她的人的一样的身份意识和等级意识。金鲤鱼的不幸命运,是与她传统思想的局限缠绕在一起的。悲剧色彩十分浓厚。 C.举例说明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心理描写。 单选: 1、小说揭露社会罪恶的主要着眼点是() A、封建社会 B、等级制度 C、等级观念 D、身份意识 2、小说叙事的中心线索是() A、珊珊发现百裥裙 B、百裥裙一次未穿成 C、金鲤鱼一生遭遇 D、儿子的出走与反抗 3、小说写到儿子振丰对母亲不幸遭遇的怨愤和反抗,这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A、对比反衬 B、侧面烘托 C、象征暗示 D、托物言志 4、小说聚集百裥裙,却反映了金鲤鱼一生遭遇,这一整体构思特点属于() A、侧面描写 B、以小见大 C、类比见义 D、象征寓意 5、小说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孙女要穿百裥裙的情景,这对表现金鲤鱼悲剧命运的作用是() A、对比反衬 B、铺垫反衬 C、侧面烘染 D、象征暗示 6、作者叙述故事的基本笔法是() A、夹叙夹议 B、幽默风趣 C、充满激情的抒写 D、不动声色的白描 五十、《苦恼》 1、认知车夫姚纳苦恼的内容,概括小说的主题思想。 2、说明这篇小说以小见大的总体特点。 3、指出文中将人与马相类比的地方,说明其表现作用。 4、指出文中将人与马相对比的地方,说明其表现作用。 5、举例说明作者善于通过对话、行为和肖像描写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特点。 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 姚纳沉默一忽儿,接着说: “是这么回事,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说了再会……他一下子就无缘无故死了……哪,打个比方,你生了个小崽子,你就是那小崽子的亲妈了……突然间,比方说,那小崽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 姚纳讲得有了劲,就把心里的话统统讲给它听了…… 请回答: A.姚纳的双重苦恼是什么? 一是儿子突然去世;二是苦恼无处诉说。 B.这段文字与前文构成何种关系? 对比。 C.姚纳向马诉说苦恼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揭示小人物的悲惨命运,突显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的社会现实。 单选: 1、《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 A、人像“幽灵”,马像“蜜糖饼” B、姚纳挨“脖儿拐”,马挨鞭子 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崽子 D、没有人听姚纳诉说,马听着 2、《苦恼》的整体构思特点是() A、倒叙方式 B、人马类比 C、人马对比 D、以小见大 多选: 《苦恼》这篇小说的主题是() A、揭示当时俄国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 B、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 C、表现当时人们可以通过自力更生,达到丰衣足食 D、表现当时社会安定,各阶层人民生活和谐 E、反映了当时的俄国政治动荡,社会极度不稳定 五十一、《麦琪的礼物》 1、概括小说的主题思想,说明作者以“麦琪的礼物”为标题的用意。 2、认知小说“一虚一实、双线并行”的结构特点,说明其艺术效果。 3、以文中的某些段落为例,说明作者善于通过外在表情、行为描写来显现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的特点。 4、认知本文“含泪的微笑”创作风格和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 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 我的拙笔在这里向读者叙述了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

文档评论(0)

131****9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