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两边的气压呈显着之负相关.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两边的气压呈显着之负相关

臺南應用科大 106技專校院教學先導計畫 環境變遷與永續發展 范銚燻 課程計畫助理盧芷苡製作 水圈與水循環 • 以海洋為主的水圈與大氣圈、冰雪圈、地圈和生物圈等氣候子系統交互作用影響氣 候。全球各地所獲得之陽光能量多寡不均,透過水的相態變化,進行能量交換,經 由水循環影響全球氣候。 1 聖嬰與反聖嬰 • 聖嬰:東南太平洋秘魯沿岸海水異常增溫現象。 • 反聖嬰:東南太平洋秘魯沿岸海水異常降溫現象。 • 「聖嬰」一詞源於西班牙文El - Nino (意為上帝之子) ,是南美秘魯及厄瓜多爾一帶 的漁民用以稱呼一種異常氣候現象的名詞。這種氣候發生於聖誕節期附近,鄰近熱 帶太平洋海域的表層海溫及洋流發生異常高溫變化。一般在非「聖嬰」時期氣候下, 熱帶太平洋東部之氣壓場高於太平洋西部,此一東西氣壓場的差異,就產生熱帶盛 行東風帶,並帶動太平洋之表層洋流西行。 2 聖嬰與反聖嬰 • 西行洋流逐漸受日光加溫,匯聚於中、西太平洋一帶,太平洋西面的海平面因此比 東岸高約半公尺。而在東太平洋,海洋深處之低溫海水因表層海水的離岸牽引而補 充上湧(稱湧升流)。由於湧升流含豐富養分,吸引了大批魚群聚集,成為秘魯及鄰 近諸國之主要漁場,而海鳥亦隨魚群湧現而聚集,連帶使得海鳥的排泄物也成為磷 酸鹽肥料的主要來源。 3 聖嬰與反聖嬰 • 在「聖嬰現象」發生期間,東太平洋之氣壓場降低,西太平洋之氣壓場卻增高。氣 壓場的改變使得熱帶盛行東風帶減弱,甚至轉為西風帶。於是原來西行之東太平洋 表層洋流反向東流,逐漸受熱增溫後聚於東太平洋海域,熱帶太平洋表水溫就呈現 出東高西低之變化。東太平洋的向岸高溫海水,也抑制該區深處低溫且富含養分的 湧升流上湧。於是魚群改向他處移棲,當地海鳥之數量亦銳減,磷酸鹽肥料的生產 量降低,連鎖效應下使該區域的漁、農業均蒙受相當程度的損失。 4 聖嬰與反聖嬰 • 除了海水的溫度變化外,「聖嬰現象」期間也因大氣環流及海氣熱量交換的改變 而造成異常的氣候型態。在「聖嬰現象」期間,熱帶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增高時, 洋面上方之大氣,伴隨著海洋來之水氣,受熱上升,經由對流作用形成雨雲,導 致附近地區降雨增加,發生豪雨及水災之機會增高。為了均衡東太平洋區空氣之 上升,海溫降低之熱帶西太平洋上空之空氣遂下沉,造成該區地表壓力增加並抑 制降雨,因此在印尼、菲律賓、澳洲北部在「聖嬰現象」期間較易導致乾旱。 5 聖嬰與反聖嬰 • 簡單的說, 「聖嬰現象」之特徵就是東、西太平洋海洋表水溫度的逆向改變,伴 隨大氣的氣壓場有如蹺蹺板式的東西振盪。當太平洋赤道海溫變化呈現東高西低 時,氣壓場變化則為西高東低(即聖嬰期) ;反之若海溫變化為東低西高,氣壓場 則呈西低東高之型態(即非聖嬰期)。 6 聖嬰與反聖嬰 • 「聖嬰現象」大約每二至七年發生一次 ,其生命週期從開始、成熟到衰退前後可 達一年半到二年之久。然後像鐘擺一樣,逐漸回復。有時在回復過程卻擺過了頭, 造成盛行東風更強,東太平洋的表水溫反而更低,這種與「聖嬰」對映的相反現 象就稱之為反聖嬰現象:La Nina (西班牙文女孩之意)。因此,「聖嬰現象」其實 是海洋和大氣交互作用所產生的自然現象,是自然界大氣圈及水圈韻律的一部分, 也是全球氣候系統的一環。 7 南方震盪現象 • 南太平洋之東、西兩邊的氣壓呈顯著之負相關 ,沃克提出了「南方振盪 (Southern Oscillation )」的觀念來描述此種南太平洋地區東、西方向氣壓呈蹺 蹺板式振盪之現象。 洋流與溫鹽環流 • 洋流受風力作用影響僅及300公尺深 ,深部海水的流動則是由於溫度和鹽度差異而 產生的密度變化流動。 8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