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人类活动与土壤 【辩证关系】一方面,人类通过合理的耕作经营, 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 等。另一方面,由于违反自然成土过程的规律,人 类活动也造成了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 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 【图解】总结土壤的形成 土壤物质组成与分布 1、土壤物质组成 2、土壤分布模式 永久冰雪 苔原 荒漠 温带草原 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热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a) 冷 热 永久冰雪 冰沼土 荒漠 土壤 棕 钙 土 栗 钙 土 黑 钙 土 黑 土 灰化土 棕壤 红色 棕钙土 红色 栗钙土 红、黄壤 砖红壤 (b) 冷 热 干 湿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 类型 分布地区 地壳物质循环 黑土 东北平原北部 土壤中富含腐殖质,比较肥沃 黄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土层深厚、有直立性、富含矿物养分,但 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氮,还有不少盐 碱地、沙地。需要增施有机肥,补充磷肥、 氮肥,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旱、涝、 碱、沙 红壤 长江以南的 广大丘陵 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一种土壤, 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 质黏重是我国南方的地产土壤之一,需要 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等加以改造 紫 色 土 四川盆地 由紫红色的页岩或砂页岩风化而成。自然 肥力高,富含各种盐类及多种微量元素, 酸碱条件适中,可在风化母岩上直接刨耕 引种 [典型例题]根据材料和图,回答9~10题。 材料一: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 材料二:“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 9.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D.森林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C [典型例题]根据材料和图,回答9~10题。 材料一: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 材料二:“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 10.土壤有机质含量( ) A.热带地区高于温带地区 B.湿润地区高于干旱地区 C.江南丘陵红壤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D.青藏高原寒漠土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B [典型例题]读图,回答11~12题。 12.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 ) 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 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 11.从地表向地下有机质含量变化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① D C * 整理答案,使其形成规律性,是学生便于记忆和模仿。 * * 整理答案,使其形成规律性,是学生便于记忆和模仿。 * * 整理答案,使其形成规律性,是学生便于记忆和模仿。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 2.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通过水循 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形式进行: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地壳物质循环 概 念 自然界的水在水 圈、大气圈、岩 石圈、生物圈中 通过各个环节连 续运动的过程 有机质的合成 与分解过程 从岩浆到各类岩 石,再到新岩浆 的过程 环 节 蒸发(蒸腾)、 水汽输送、降水、 下渗、径流(地 表径流、地下径 流) 吸收作用、光 合作用、分解 作用 冷却凝固、风化、 侵蚀、搬运、沉 积、固结成岩、 变质、重熔再生 3.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地壳物质循环 物 质 循 环 简 图 能 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 输送) 重力能(降水、径流) 吸收作用、光合 作用、分解 地球内部热能、 太阳能、重力能 意 义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 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 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 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 和化学元素的迁移 运动、能量的流动 和转化;②联系自 然地理环境中的有 机界和无机界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 资源;②改变了地表 形态,塑造了各种自 然景观;③实现了地 区之间、圈层之间的 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图解】西北地理环境整体性 [典型例题]1.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它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历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在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开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630-2018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基本要求.pdf
- 统编二年级下道德与法治10《清新空气是个宝》优质示范公开课课件.pptx VIP
- 食堂外卖服务的规划与执行策略.pptx VIP
-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规则.docx VIP
- 第二单元 劳动光荣(单元主题)-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同步主题阅读(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
- 烧伤教学课件.ppt VIP
- T_ZAS 2001-2020 体外诊断试剂唯一标识编码规范.docx
- 【淄博高青县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发展情况调研分析报告9500字】.docx
- 关于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可行性论证报告0717.doc
- 预混料市场推广方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