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汉代的法律制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逮捕 官府在接到告劾后,对被告立即进行逮捕。凡被逮捕者及关押者均须戴刑具,而法律规定老小、废疾和妇女等人犯罪可不戴刑具,即所谓“颂系”。官员被逮捕或拘押也不戴刑具,对于民事争讼一般也不予以逮捕,而是采用调解的方式息讼。 3、鞫狱 “鞫狱”即进行审讯和判决。司法官对被告宣读判词,这叫“读鞫”。若被告对判决不服,请求复审,这叫“乞鞫”。 4、覆案 “覆案”,指复审案件而言。覆案乃秦制,汉代承袭了这一制度。目的在于改正已判决的冤假错案,防止徇私枉法、司法黑暗。 * 第五章 汉代的法律制度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登基称帝,定都长安,国号“汉”,史称西汉。公元25年,刘秀称帝,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公元220年,东汉灭亡。 田余庆:“秦楚之际风云诡谲,事态纷纭,它昭示于后人的历史结论,一是非张楚不能灭秦,二是非承秦不能立汉。” 重建帝业需要两个条件:不仅要有楚的名分,还必须具有当年秦灭六国的形势。 1、据秦之地 《史记·高祖本纪》:“赵数请救,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 刘邦建帝业的道路 楚汉战争图 2、用秦之人 刘邦令:“关中卒从军者,复家一岁”。 《史记·淮阴侯列传》:张耳、韩信“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汉军两支主力:曹参所将步兵,灌婴所将骑兵。 骑兵将士大部分是秦人。 韩信率曹参、灌婴攻占魏、赵、代、齐,击败龙且、周兰所率二十万楚军。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3、承秦之制 《晋书·刑法志》:“汉承秦制,萧何定律,……益事律《兴》、《厩》、《户》三篇,合为九篇。” 《史记·高祖本纪》:汉元年十一月,刘邦召关中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之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承秦之制”是刘邦集团得以成功立汉的关键一环。 第一节 汉代法律指导思想的变化 一、汉初的政治形势与道家黄老学派“无为而治”的思想。 秦王朝在“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时,令行禁止,风行万里,法制虽有严酷,但在社会承受的范围内运行。 但实现统一的秦王朝,违背了“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的法家精神,违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黄老学派在思想上兼综道家与法家学说,主张治国应德刑并用,但须以德为主,先德后刑,刑罚要轻缓,法令要省减,即重德轻刑,是“无为而治”的一种表现。 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也阐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要求统治者效法“道”的无为性格,“省事”、“节欲”,在政治上“反于无为”,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就可以取得民心,使社会安定,天下大治,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无治而无不治”。 汉初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采纳了道家黄老学派“无为而治”的理论,在政治上约法省禁,以德化民,在经济上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从而为当时政局的稳定与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独尊儒术”的原因与过程 文景之后的统治者放弃“无为而治”的政策,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这种政策与当时统治者日益增长的加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愿望相悖。而儒家宣扬的大一统理论及宗法等级制理论对加强中央集权、抑制统治集团内部的离心倾向、巩固社会秩序有利。故其取代黄老之学而成为官方哲学成为历史的必然。 “独尊儒术”始于汉武帝时期。儒家大师董仲舒在上奏汉武帝的“天人三策”中曾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书传》),这便是被后世史学家所称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该建议被汉武帝采纳。 汉元帝继位后,“颇改宣帝之政”,废除了代表法家学说的“霸道”,而专用代表儒家学说的“王道”,成了汉代第一位“好儒术文辞”(《汉书?匡衡传》)的皇帝。 天人三策:一是宣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二是推崇孔子,抑黜百家;二是号召春秋大一统,尊王襄夷。 三、法律的“儒家化”及其影响 法律的儒家化实际上是儒家思想的法律化。 20世纪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