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第十一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部分).pptx

人教版2019第十一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部分).ppt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历史 (全国专用)第十一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五年中考考点一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1.(2018新疆,4,2分)清末状元张謇提倡实业救国。以下内容与他有关的是?(  )A.修建京张铁路  B.创办大生纱厂C.研制工业纯碱  D.编写《海国图志》答案????B 本题考查张謇和大生纱厂的建立。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走上“实业救国”道路,B项符合题意。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排除A项;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研制出工业纯碱,排除C项;《海国图志》的作者是魏源,排除D项。2.(2018安徽,5,2分)下图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答案????C 本题考查《申报》的创办、刊载内容、社会影响、地位。据出版时间“1912年1月1日”及刊载内容“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文今日履任”等,可知C项符合题意。《申报》创办于1872年洋务运动期间,排除A项;《申报》刊载有新闻、评论、广告等,是当时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排除B项;当时革命派的机关报是《民报》,排除D项。疑难突破材料型选择题有时会附加一些与解题无关的信息来增加试题的难度,转移注意力,干扰正常思维,学生往往会被误导。因此,在分析题意时要全面理解题干的中心思想,尽可能地排除题干中的无关信息。要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判断、比较,从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3.(2018北京,13,1.5分)社会变化反映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下是上海白渡桥平均每天通行情况表(单位:次)。材料反映出?(  )时间人力车马车轿子自行车汽车有轨电车1889年5449110001926年14 600003 4593 936922A.等级观念的消失  B.娱乐方式的多样化C.民族工业的发展  D.交通工具的近代化答案????D 材料表明“汽车”“有轨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逐渐取代“马车”“轿子”等传统交通工具,体现了交通工具的近代化。4.(2017新疆乌鲁木齐,7,2分)自开展“双创”活动以来,创业者、创新者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和偶像。一百多年前,曾有一位清末状元积极创业,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他是?(  )A.张謇  B.魏源  C.侯德榜  D.詹天佑答案????A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魏源是清朝的地主阶级思想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侯德榜是民国时期的科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詹天佑是清末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B、C、D三项都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 A项。5.(2017山东潍坊,7,2分)下列诗句中,赞誉张謇的是?(  )A.七下西洋不辞劳,架起亚非友谊桥B.应募西联大月氏,为击匈奴开丝路C.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D.创办实业为救国,天地大生见精神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张謇被称为状元实业家,他主张“实业救国”,曾创办大生纱厂,故D符合题意。A与郑和下西洋有关;B与张骞出使西域有关;C与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关,均不符合题意。6.(2017山西,6,2分)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答案????C 题干中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涉及“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比较丰富的新式商品,这反映了近代随着列强的入侵,大量新式商品传入中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时尚发生了变化。故选 C。材料未提及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和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材料中虽提到《上海新报》,但无法说明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故 A、B、D排除。疑难突破???解答此类题目要抓住关键信息,分析出现象背后反映的本质。本题关键信息是“外国杂货”“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这些外国商品在中国销售说明了中国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7.(2017山东潍坊,8,2分)服饰,自古受到中国人的重视,与人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密切相关。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这一规定体现了?(  )A.自由思想  B.平等思想  C.博爱思想  D.专制思想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古代服饰与人的身份地位相关,体现了不平等的思想观念;民国初年,“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体现了平等的思想。自由、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