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市第三医院 烧伤科 武汉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 杨仁刚 龙忠恒 王德运 谢卫国 ? 筋膜瓣 筋膜瓣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包含深筋膜结构的新型皮瓣基础上发展衍化而来,包括筋膜瓣、筋膜皮下组织瓣和多种筋膜蒂组织瓣等筋膜系列组织瓣,为带蒂组织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类新的选择。 深筋膜血供 深筋膜浅层和深层有丰富的血管网,彼此吻合形成网络。血供主要来自主干动脉经肌间隔或肌间隙发出的穿支。 筋膜瓣模式图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年龄12~61岁,平均38.6 ±12.4岁。 创面大小1 ×2cm—10 ×21cm 治疗方法 部位 例数 致伤原因 创面深度 手术方式 筋膜瓣 常规皮瓣手术 头耳部 3 例 烧伤 软骨外露 颞浅筋膜瓣 颞浅动脉皮瓣 局部旋转皮瓣 肘部 2例 烧伤、压疮 骨外露 桡侧副动脉背侧支为蒂的臂后侧筋膜瓣 躯干带蒂皮瓣 临近皮瓣 腕、手背部 5例 烧伤、热压伤、挤压伤 肌腱或骨外露 前臂筋膜瓣翻转后覆盖创面 腹部带蒂皮瓣 腹壁浅或旋髂浅 手指 3例 电击伤、热压伤 肌腱或骨外露 手背桡侧筋膜瓣 腹部带蒂皮瓣 胫前 8例 烧伤、挫裂伤 骨外露 小煺后侧筋膜瓣或,膝上内外侧动脉筋膜瓣 交腿皮瓣 腓肠肌皮瓣 膝内外动脉皮瓣 足踝部 足根部 足趾 10例 铁水烫伤 烧伤 压疮 糖尿病足 骨外露、跟腱外露 带蒂小腿后侧筋膜瓣 逆行筋膜瓣 隐神经、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带蒂 皮瓣 手术方式 (1)对于头部深度创面伴骨外露、耳软骨外露,切取颞浅筋膜瓣覆盖创面,且表面植中厚皮片,伴瓣区直接缝合 (2)对于手掌及腕关节处较深创面,则选择前臂筋膜瓣翻转后覆盖创面,表面植皮,供区直接缝合。 (3)对于手指损伤伴有骨质、肌腱外露者,利用指动脉在各关节支出的恒定分支及其间相互吻合的丰富血管网,或者利用其近侧或远侧指间关节水平发出的背侧分支形成的血管网,在缺损周围切取不带指血管神经束的筋膜瓣,旋转或翻转覆盖创面。 手术方式 (4)对于胫前创面伴骨外露者,筋膜瓣供区选在邻近创面的正常皮下。由于深筋膜的血供主要来自肌间隔的穿支血管,因此深筋膜瓣翻转移位的轴应位于肌间隔处,勿损伤肌间隔,以确保深筋膜的血运。 (5)对于前足的深度创面,需逆行转移筋膜瓣覆盖创面。筋膜瓣的蒂位于第一跖骨间隙中段平面。起端可根据创面大小延伸至小腿下。 (6)跟腱处的深度创面如面积大可利用腱周的正常皮肤下筋膜瓣覆盖后植皮,或利用小腿后侧带筋膜蒂的皮瓣修复。 治疗效果 本组31例,筋膜瓣成活良好28例,创面完全消除;2例 因术后加压包扎而出现部分坏死,1例因筋膜瓣远端 缺血部分坏死后,均经换药再次植皮后创面消除。 治疗效果 例数 二期手术例数(比率%) 平均住院日 手术效果 满意度(%) 筋膜瓣 31 3 (9.68) 18 功能外观恢复良好 98 病例一 病例二 病例三 病例四 讨论 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溃疡是烧伤外科的常见病例,尤其伴有骨质、肌腱外露者,常需要丰厚、耐磨、感觉良好的组织瓣修复。修复的方法很多,如各种皮瓣的选择,但有许多缺点存在,如牺牲知名血管、影响供区外形、需强迫体位,往往需二期手术完成,且手术复杂,术后皮瓣臃肿等。 讨论 带蒂筋膜瓣的血液供应十分丰富,一般由直接皮血管、筋膜隔(隙)穿血管,肌皮血管穿支和其他结构的营养血管供应。 如果不太大的筋膜瓣可以不考虑筋膜瓣的方向性,做随意瓣应用。但是如果要做比较大的筋膜瓣或者说长宽比例比较悬殊的情况,筋膜瓣的大小、方向、旋转点的选择要慎重 ,因为每一个大的筋膜瓣的大小、方向、旋转点都受其解剖特点所限制。 讨论 由于带蒂筋膜瓣的血液循环十分丰富或有轴形血管存在,所以它的蒂部不用太宽,一般筋膜蒂在3cm左右已足够。 蒂部在走行过程中应绝对避免明显受压或折角过大而影响远端血运造成前功尽弃,同时筋膜瓣要在无张力下缝合。 无知名血管的筋膜瓣长宽比例可达3:1 讨论 对于感染创面要彻底扩创,清除创口内炎性肉芽组织,切除已瘢痕化的皮缘,凿除裸露骨膜和坏死的骨皮质至骨面上渗血,使筋膜瓣与深面组织能建立早期血循环,这样才能有利于筋膜瓣的成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结论 筋膜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方便、简单、成功率高、效果好。 筋膜瓣的血运丰富,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和伤口的愈合。 在筋膜瓣上可以游离植皮,特别是当骨外露、慢性骨髓炎、死骨清除之后,筋膜瓣可以充填组织缺损留下的死腔。 带蒂筋膜瓣切取后对供瓣区功能和外形影响小,是功能部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