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学系国际教育志工-慈济大学-职涯发展.PPTVIP

慈济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学系国际教育志工-慈济大学-职涯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慈济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学系国际教育志工-慈济大学-职涯发展

慈濟大學 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 諮商理論應用講座 特殊教育機構的現狀與願景 授課教師:羅廷瑛 課程:諮商理論與技術 活動過程 活動日期: 103 年 11 月 18 日 活動地點:慈濟大學大愛樓L502 主辦單位:慈濟大學 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 參與人數:26人 講者及職稱:劉雄蘭 社工師 講者任職公司:花蓮啟智學校資深社工師 活動內容簡述 本課程為兒家系二年級的兒童輔導與特殊教育學群的必修課程,為讓學生提前作生涯規畫,以及了解諮商理論對今後的實習和職業場域的影響,本次課程邀請一位在特教機構從事輔導和社會工作的社會工作師,啟發學生從講師的工作經驗中,理解諮商理論的重要性及提供學生思考未來有關實習和就業規畫的參考。 填表人數:26人 問卷結果: 項目 平均數 1.本次活動議程的安排適當 4.15 2.您對此次講師的整體表現感到滿意 4.2 3.主題和內容適切 4.1 4.本次活動地點安排合宜 4.45 5.本次活動時間安排恰當 4.15 6.本次活動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令人滿意 4.3 7.本次活動準備的資料內容充實 4.15 8.此活動能帶給實施對象有效幫助 4.05 9.您對此次活動整體感到滿意 4.05 活動問卷調查結果 質性回饋意見 1.感謝雄蘭講師精彩的演講,獲益良多,很 有趣。 2.這次的講座不太像特殊教育現狀與願景,比較 像生涯願景,對年輕人的願景。 3.感謝老師的分享。 4.辛苦工作人員了。 講師講解自我的人生歷程 活動照片說明 講師認真講解內容 參與師生的聽講認真度 講師與同學進行問題討論 全體合照 同學心得回饋 參與同學-顏阡伊 以我爸媽的年代要受這麼高等的教育是很不容易的,而講師更是出國、還跨領域,這樣的精神很令人佩服,並以實際身教來提醒我們,跨領域與勇敢做選擇,需要實際的行動與決心,而日常所需要具備的英文與越不實力,也是需要日積月累、腳踏實地去完成的。 講師在講座中提到的國際化,讓我的視野更加開闊,常常在想如果可以學很多方面的東西,我以後找工作的機會就又越多越大,英文的重要性是我在這堂課學習到最多的,總覺得如果以後台灣的工作機會的不適合我甚至是沒有我的選擇機會下,語言可以把我帶到另外一個國度去生活,英文的重要是現在就要開始籌備的,雖然沒有什麼把握,但是講師提及的個人資產累計我覺得我要從現在就開始累積。學生時代就為自己的未來鋪路我覺得是一件讓生活變得有目標的選擇,兒家系有三大組別,對於未來我覺的三個組別所帶給我的知識都很重要,家庭、學前、特教,哪一個不是與幼教息息相關,如果以後真的要成為一個助人者,這樣的知識累積就是我的資產,這樣學起來的不會只是文憑上的學分還可以是在腦海中的書庫,講師的演講讓我了解到,未來是自己的,想要怎麼樣的生活自己要去追求,而且是從現在就開始行動,當每一件事都是我盡心盡力去完成的時候,我可以想講師一樣有自信的在台上說著自己的故事,把自己的經歷分享給大家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背後的努力是好幾年的辛苦與累積,諮商助人者雖然不是我主要的未來目標,但在聽完講座後,我了解為自己充實不一樣的東西不會是件壞事,學習多樣學習跨領域,可以讓未來的路向你招手,我會努力並且加油,在未來的路上,為自己的行囊增添不一樣的寶藏。? 參與同學 黃宜慧 講師一而再,再而三的一直提到多去嘗試,不要放棄任何可能,這就像我有時候也會跟其他人說,多去參與不同的活動,勇敢的去作夢、追夢,我覺得這才能在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找到屬於自己的使命。 前幾天,我被問了一句話,來自於「生命咖啡館」:為什麼我在這裡?我的回答是:我覺得我的使命是樂於付出,我真得覺得就算我一輩子,我也不會後悔,而且我已經踏在夢想的路上了,我不畏懼死亡!我同時也希望大家能找尋到自己生命的歸屬。 參與同學-紀慈軒 透過講師自身經歷的分享,印象最深刻的是講師提及以前兩次實習的督導,第一位督導畫了一個柵欄送講師,第二位督導是女同性戀者,很多時候我們容易畫地自限,很多時候我們越不被看好就越應該勇敢去闖,講師告訴我們個人資產的累積、保持良好的態度之重要性,更再三強調外語能力的充實。 台灣少子化的現況,讓許多大學到國外招生,我們應該跨領域學習,當講師問我們:「如果台灣沒有工作,你們會去那裡?」我不禁反思,如果沒有外語能力,哪裡都去不了,想起聽過那些去國外自助旅行兼打工的人分享,想起到麻省理工讀碩士的表姊,我覺得眼界應該放得更寬廣,不要只是憧憬而不實踐,更不要因為現實而有所侷限,期許自己能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成為心目中更好的人。 參與同學-雷昕縈 聽了雄蘭老師的經驗分享後,我覺得對於自己的人生,可以多去嘗試不一樣的道路,不僅可以學習到許多不同的東西增加自己的知識,也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