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大围小学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欣赏和演奏具有我国西部地区音乐特点的代表性音乐作品,增加学生对中国西部地区音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热情。
2、学唱歌曲《依马呀吉松》,能够掌握歌曲所蕴含的藏族音乐的风格,并通过演唱加以表现。同时,学跳藏族踢踏舞的动作,随音乐进行表现。
3、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了解“花儿”这一民歌形式的音乐特点,感受它高亢、奔放的音乐风格。
4、欣赏钢琴独奏《新疆舞曲第二号》,掌握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型,体会新疆音乐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
5、演奏《四季调》,锻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的能力,对不同打击乐器音色及表现特点有近一步了解,并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
6、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能够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并为歌曲设计领唱与齐唱。结合歌曲,学习G大调的音乐知识,尝试视唱部分曲谱。
7、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苗族、彝族音乐特点,能够分辨音乐的结构和不同乐段音乐情绪的变化,并能识别出有代表性的乐器音色。通过音乐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用自己的方式参与音乐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歌曲《依马呀吉松》、《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通过演唱、欣赏和演奏具有我国西部地区音乐特点的代表性音乐作品,增加学生对中国西部地区音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热情。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等。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唱歌《依马呀吉松》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依马呀吉松》并了解藏族民歌的一些风格特点和风土人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和小组探究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精神。
3.知识与技能:重点强调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学跳藏族踢踏舞的简单舞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依马呀吉松》。
教学难点:唱好歌曲里面的前十六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走进西藏》
教师:听到这首歌曲你们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美丽景色?
2.教师:同学们,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的藏族同胞,也有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而又神秘的西藏吧!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藏族歌曲《依马呀吉松》。
二、聆听、感受、体验
(一)聆听歌曲
1.聆听歌曲《依马呀吉松》。
教师:注意聆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情绪。
2.带着问题再听歌曲。
教师:这是一首藏族歌曲,由于西藏地域辽阔,方言各异,民族风格独具特色。《依马呀吉松》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3.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分享。
4.教师小结:《依马呀吉松》的音乐特点是高亢婉转、优美动听、清新流畅。
(二)学唱歌曲
1.朗诵歌词,教师解释歌词中衬词的意思。
教师:“索呀儿惹洛”、“来斯马拉松松”等这些都是歌曲中的衬词,为了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句。同学们要从中体会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2.教师范唱,学生小声哼唱。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自己的坐姿,用“啦”小声随老师唱,注意你们声音的弹性和气息的支持。
3.学习歌曲节奏
①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歌曲的节奏及强弱规律。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歌曲的节奏特点。
②学生用“哒”读节奏注意每一个乐句之间的联系。
4.学习歌曲的曲调.
①教师弹旋律,学生用“啦”哼唱,先慢唱然后速度还原。
②学生随琴视唱曲谱。
③学生画旋律线(找同学板演)用曲线的形式。
5.加入歌词演唱
①学生自己识谱唱歌词。
②全体学生齐唱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③教师领唱学生随老师齐唱。
④分小组演唱比赛
(三)表演歌曲
1.学习藏族的踢踏舞
教师:“依马呀吉松”是流行在四川巴塘一带的堆谐曲。堆谐是代表性的藏族舞,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舞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下面老师就教同学们几个简单的舞步,看谁的模仿力最强。
2.教师示范,强调动作要领。
3.找个别同学上台前表演,其他同学伴唱。
三、课堂小结
1.边唱边舞。
2.随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内容: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目标:
1、学习音乐知识“花儿”。
2、感受《上去高山望平川》的风格特点。
3、了解民间歌手:朱仲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言:在我国的民歌中有三种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这三种体裁有着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内容与风格特征。根据题目《上去高山望平川》你能说出它属于民歌中的哪一种体裁吗?
2、介绍“花儿”所属类别特点。
山歌又包括信天游、山曲、花儿、少年、爬山调等种类。《上去高山望平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砌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2018年3月10日.pptx
- 钱江摩托监理安全保证措施已修改.doc
- 钱江摩托旁站监理方案设计(已修).doc
-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论文正稿.doc
- 浅谈监理过程中的资料管理2018年0710.pptx
- 浅谈泡沫剂和分散剂在盾构施工中的应用.ppt
- 浅谈新媒体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pptx
- 浅析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
- 强阿片类药物的比较.ppt
- 强夯施工技术交底.docx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37228-2025安全与韧性 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管理指南》.pdf
- GB/T 23724.3-2025起重机 检查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1349.2-2025机械振动与冲击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 第2部分:用激振器作单点平动激励测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