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导游现场考试基础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2005年导游现场考试基础资料 注:现场考试分两部分:一是抽签题(共18个复习题);二是应变能力题(共100个复习题),仅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抽签题 东营市情(重点) 1、【概况】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区。辖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119°10′。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地区毗邻;南与淄博、潍坊两市接壤。南北长123公里,东西宽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50.34公里。东营市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是黄河三角洲的主体和中心城市。 2、【建置】 东营市是适应石油工业发展于1983年10月建立的省辖地级市。 “东营”原是广饶县辛店公社的一个村名。1964年3月,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部址设在东营村,对外称“九二三厂”。东营成为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基地。为支援和配合石油开发会战,1965年3月,中共山东省委和惠民地委决定在此设立县级工作机构——中共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东营始以行政区域名称出现,但无行政辖区,只组建和统辖部分为油田服务的商贸、服务、金融、邮电等行业。1967年2月,东营工委和东营办事处机构并入垦利县。1971年12月,重新恢复东营工委和办事处机构。随着石油工业的开发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东营地区渐具城市规模。1982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东营市,划定市区范围,并将惠民地区的垦利、利津两县划归东营市领导。1983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将惠民地区的广饶县划归东营市管辖。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举行成立大会,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办公。 3、【境域隶属沿革】 东营市域南北陆域形成和建置时间迟早有较大差异。南部广饶县境内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西部利津县大约成陆于春秋战国时期。北部垦利县和河口区大部分地域系近代黄河泥沙造陆所成,仅有近百年历史。其建置、隶属迭次更变。 市境南部地域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有人类居住,据出土文物考证,傅家、营子等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夏代至殷末,为季艹则氏、逢伯陵、蒲姑氏居地。 西周至战国时期,市域内已成陆部分均为齐国地。 秦代属齐郡。 西汉时期,境内属千乘郡和齐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首置广饶县,属齐郡。今广饶县境分属2郡5县之地,即千乘郡之千乘县、琅槐县;齐郡之广饶县、巨定县、利县。今利津南部之地属千乘郡之漯沃县、蓼城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广饶曾一度被封为侯国。 王莽新朝时期,今市境属建信郡。南部为千乘县、琅槐县地,西部为施武、延亭县地。 东汉初期沿西汉建置。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以千乘郡改为千乘国。永元七年(公元95年)改千乘国为乐安国。今市境属乐安国。南部置利、益、博昌3县(广饶、巨定、琅槐3县废),西部置有蓼城县(漯沃县废)。 三国时期,属魏国青州乐安国博昌、利县、蓼城县地和冀州乐陵国漯沃县地。 西晋时,复置广饶县,属齐国。今市境西部部分属冀州乐陵国漯沃县和青州乐安国蓼城县。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今市境先后为后赵、前燕、后燕、前秦、北魏等国属地。其行政建置,皆相因袭,市境属青州齐郡和乐安郡、冀州乐陵郡。 隋朝,初期罢郡存州,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移千乘于广饶,广饶县名改为千乘,属青州。十六年(公元596年)废漯沃县置蒲台县,辖永利镇,属棣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复改州为郡。青州改为北海郡,棣州改为渤海郡,今市境分属之。 唐朝,复改郡县制为州县制,又在州县之上设“道”,今市境南部先属河南道乘州千乘县,后属河南道青州千乘县。市境西部属河北道棣州渤海县、蒲台县。 宋朝,初废道制。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在州县之上设置“路”。今广饶县地属京东东路青州千乘县。今利津县地先属河北路,后属河北东路滨州渤海县。 金朝统一北方后,仿宋制,实行路、州(府)、县三级行政。金熙宗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改千乘县为乐安县,属山东东路益都府。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以永利镇升置利津县,属山东东路滨州。 元朝统一中国后,首设行省。今市境南部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府乐安县,西部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滨州利津县。 明朝,废除行省,设置直隶区和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州、县。今市境南部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乐安县,西境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滨州利津县。 清朝,实行省、府、县三级行政,今市境南部属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西部属山东省济南府利津县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