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5文言文阅读专题限时集训13文言文阅读一.docxVIP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5文言文阅读专题限时集训13文言文阅读一.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5文言文阅读专题限时集训13文言文阅读一

专题限时集训(十三) 文言文阅读(一) (限时80分钟) 一、(2018·潍坊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元祐三年,范忠宣公[注]为尚书右仆射,有吴处厚者,以蔡確《题安州车盖亭》诗来,宣仁太后得之,怒曰:“蔡確以吾比武后,当重谪。”吕汲公为左丞,不敢言。忠宣乞薄確之罪,不从。忠宣因乞罢,以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府。 刘挚罢,哲宗与宣仁太后复用忠宣为右相。宣仁太后寝疾宰辅入问后留忠宣曰卿父仲淹可谓忠臣在章献太后朝劝后尽母道在仁宗朝劝帝尽子道卿当似之。呜呼,宣仁后之所以望忠宣者,群臣莫及也。 哲宗亲政,吕汲公欲迁殿中侍御史杨畏为谏议大夫,忠宣曰:“天子谏官当用正人,杨畏不可用。”汲公方约畏为助,谓忠宣曰:“岂以杨畏尝言公耶?”忠宣曰:“不知也。”盖上初召忠宣,畏尝有言,上不行,忠宣故不知也。后杨畏首叛汲公,凡可以害汲公者,无所不至。 一日,哲宗震怒,谓门下侍郎苏辙曰:“卿安得以秦皇、汉武上比先帝?”苏门下下殿待罪。吕汲公等不敢仰视,忠宣从容言曰:“史称武帝雄材大略,为汉七制之主,盖近世之贤君,苏辙果以比先帝,非谤也。陛下亲政之初,进退大臣不当如呵斥奴仆。”哲宗怒少霁。罢朝,苏门下举笏以谢忠宣曰:“公佛地位中人也。”苏公与忠宣同执政,忠宣寡言,苏公平昔若有所疑,至此方知其贤。 章惇用事,吕汲公南迁,忠宣斋戒上书救汲公,惇怒,亦谪节度副使,永州安置。忠宣欣然而往,每诸子怨章惇,忠宣必怒止之。江行赴贬所,舟覆,扶忠宣出,衣尽湿,顾诸子曰:“此岂章惇为之哉?”至永州,公之诸子闻韩维少师谪均州,其子告章惇以少师执政日与司马公议论多不合,得免行,欲以忠宣与司马公议役法不同为言求归,白公,公曰:“吾用君实荐以至宰相,同朝论事,不合即可,汝辈以为今日之言,不可也。有愧而生者,不若无愧而死。”诸子遂止。 (节选自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第十四,有删改) 【注】 范忠宣公:范纯仁,谥忠宣。范仲淹次子,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宣仁太后寝/疾宰辅入问/后留忠宣曰/卿父仲淹可谓忠/臣在章献太后朝劝后尽母道/在仁宗朝劝帝尽子道/卿当似之 B.宣仁太后寝疾/宰辅入问后/留忠宣曰/卿父仲淹可谓忠/臣在章献太后朝劝后尽母道/在仁宗朝劝帝尽子道/卿当似之 C.宣仁太后寝疾/宰辅入问/后留忠宣曰/卿父仲淹可谓忠臣/在章献太后朝劝后尽母道/在仁宗朝劝帝尽子道/卿当似之 D.宣仁太后寝/疾宰辅入问后/留忠宣曰/卿父仲淹可谓忠臣/在章献太后朝劝后尽母道/在仁宗朝劝帝尽子道/卿当似之 C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住标志词,采用排除法。“宣仁太后寝疾”指宣仁太后病重,后面要断开,可排除A、D两项。“宰辅入问”独立成句,指宰辅们入宫探问病情,前后要断开,可排除B项。故选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知,主持,管理。文中的“知颍昌府”,即担任颍昌府知府之职。 B.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的手板,可以记事。文中苏辙“举笏”,有羞愧之意。 C.斋戒,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以示虔诚庄敬。 D.安置,宋官吏被贬,轻者称送某州居住,稍重者称安置,更重者称编管。 B [B项,文中苏辙“举笏”,是向范忠宣公表示谢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范忠宣公不畏权势,敢于直谏。宣仁太后认为蔡確以诗诽谤自己而大怒,要重惩蔡確,范忠宣公直言劝谏,请求减轻对蔡確的处罚。 B.范忠宣公知人善任,举才公正。吕汲公欲任杨畏为谏议大夫,多少有些出于私心的考虑;而范忠宣公却放弃了与杨畏的个人恩怨纠葛。 C.范忠宣公沉着镇定,处事灵活。哲宗震怒,他及时出言相劝,并指出其做法的不妥之处,化解了君臣间的一场危机,赢得了苏辙的信任。 D.范忠宣公心胸宽广,品德高尚。为了搭救吕汲公,范忠宣公也被章惇贬谪外地;但他还是欣然前往,并时常告诫儿子们不要心存怨恨。 B [B项,“知人善任,举才公正”错,“而范忠宣公却放弃了与杨畏的个人恩怨纠葛”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后杨畏首叛汲公,凡可以害汲公者,无所不至。(4分) 译文:                                                                          (2)江行赴贬所,舟覆,扶忠宣出,衣尽湿,顾诸子曰:“此岂章惇为之哉?”(6分) 译文:                                                                          【答案】 (1)后来杨畏首先背叛了汲公,凡是可以用来陷害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果冻宝盒535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