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提分攻略2熟记“4类模板”突破诗歌鉴赏主观题鉴赏瓶颈讲义.docxVIP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提分攻略2熟记“4类模板”突破诗歌鉴赏主观题鉴赏瓶颈讲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提分攻略2熟记“4类模板”突破诗歌鉴赏主观题鉴赏瓶颈讲义

提分攻略2 熟记“4类模板”,突破诗歌鉴赏主观题鉴赏瓶颈 一、形象类 1.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群)……的形象。(步骤1)诗歌中……句写了……,表现了……;……句写了……,表现了……。(步骤2)诗人通过塑造……,抒发(表现)了诗人(主人公)……的情感(态度、情操等)。(步骤3) 典型例题 (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诗歌内容见“提分攻略1”“例4”),完成后面的问题。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模板演示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步骤1)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步骤2) [即时训练]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渔 翁①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②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  ) 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鱼。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柳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C [C项,诗句内容理解不当,“‘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说法不准确,这里用的是以动衬静的写法,用“欸乃一声”衬托出山水的宁静;另外,“诗歌的感情由低沉转入昂扬”表述也欠准确,因为本诗写于诗人被贬时期,且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在悠闲恬静的诗境中孤寂落寞的心情。] ★(2)诗人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渔翁形象?诗人借渔翁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渔翁》刻画了一位自由闲适的渔翁形象。(2分)(步骤1)他饮清湘,燃楚竹,伴山水,唱渔歌,夜宿晨起,驾船打鱼,悠闲淡然。(2分)(步骤2)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遭贬之后对恬淡安适生活和自由人生的向往之情。(2分)(步骤3) 2.事物形象 答题模板 这首诗生动地塑造了……的形象(特点)。(步骤1)诗歌中的……句写了……,表现了……;……句写了……,表现了……。(步骤2)诗人通过……物象,托物言志,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步骤3) 典型例题 (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模板演示 ①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步骤1)②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步骤2)③诗歌借野菊的形象暗示了诗人不媚俗邀宠,不孤芳自赏,且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作者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步骤3) [即时训练] 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苏秀道中[注]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 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 幾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  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市)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霖雨突降,不仅“润”了衣襟,诗人的心田仿佛也得到了滋润。 B.颔联正面写景,诗人不愁屋漏床湿,却喜溪流涨水。 C.颈联一反雨打梧桐添惆怅的俗套,转而写想象中雨后庄稼的生机及现实中窗外雨打梧桐叶之声的美妙。 D.“喜”字贯穿全诗,每一联都是一喜,全诗通过写“喜雨”体现出诗人对农民的关心。 B [B项,表达技巧判断不当,“颔联正面写景”错误,该联是直接抒情,正面表现一个“喜”字。] ★(2)这首诗写出雨怎样的特点?诗人是如何表现这些特点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写出了雨大且及时的特点。(2分)(步骤1) 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果冻宝盒535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