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提分攻略1熟知“4大设误角度”识破诗歌鉴赏客观题“答题陷阱”讲义.docxVIP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提分攻略1熟知“4大设误角度”识破诗歌鉴赏客观题“答题陷阱”讲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提分攻略1熟知“4大设误角度”识破诗歌鉴赏客观题“答题陷阱”讲义

专题6 古代诗歌鉴赏 提分攻略1 熟知“4大设误角度”,识破诗歌鉴赏客观题“答题陷阱” 提分攻略1 熟知“4大设误角度”,识破诗歌鉴赏客观题“答题陷阱” (对应学生用书第50页)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其考查落脚点仍是考纲规定的4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题不仅降低了诗歌鉴赏题目的解答难度,而且间接降低了诗歌的阅读难度,解决了阅读理解上的部分障碍。 命题方式 设误角度 应对策略 命题人对全诗或是某一联、某一句所表现的形象、营造的意境做出描述,要求考生判断正误。 形象、意境特点概括不当中。 ①逐一比对 见到试题中对形象、意境、语言、情感的分析以后,要把其分析分成不同的语意单位,一一与诗句对应着比较,看哪部分的分析正确,哪部分的分析错误。涉及全诗的,还需要对全诗的内容作认真分析,以便与选项的内容进行对照。 ②综合比较 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根据排除法确定符合要求的答案。 命题人从表达技巧角度对诗句或词语进行赏析,要求考生判断赏析是否正确。 表达技巧确认不准确和效果分析不当。 (词句理解)命题人把诗句意思或诗句中某个词语的意思予以解说,要求考生判断正误。 语言鉴赏不当。 (语言特点)命题人对诗歌语言特点做出解说,要求考生判断其正误。 命题人对全诗或诗的某一句、某一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出判断,要求考生判断正误。 情感分析不当。 [典例剖析] [例1]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解题流程】 设误角度:形象特点概括不当。 分析:B项,形象特点概括不当。“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错,诗中“穷”并不仅仅指“生活的贫困”,而是更偏重精神层面,指“不得志,处境艰难、窘迫”。 【答案】 B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 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①燕支②北,秦城太白东③。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 ①虏障:指防御工事。②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③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第二句以“金”“铁”来修饰“鞭”“骢”,平添力度,使“行子”意气昂扬的英姿如在眼前。 B.颔联极尽纵横捭阖之能事。“万里外”展现出巨大的空间,“一杯中”回到别筵,极富开阖之力。 C.颈联对比,连用地名尽显意境之广阔,使人联想到安西与长安万里之遥,归乡无望。 D.末句以看宝刀的动作,表现豪壮气概,鼓励友人昂扬奋发地踏上征途,尽扫愁绪。 【解题流程】 设误角度:技巧确认不当。 分析:C项,技巧确认不当。“对比”错;“归乡无望”解读不准确。 【答案】 C [例3]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解题流程】 设误角度:语言鉴赏不当。 分析:D项,语言鉴赏不当。此处指烛光与墨色相互映射,“飞纵横”指的是诗人下笔纵横飞舞,并不是指浓黑墨汁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答案】 D [例4] (2017·全国卷Ⅱ,改造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果冻宝盒535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