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7语言文字运用专题限时集训28创新题型.docxVIP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7语言文字运用专题限时集训28创新题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7语言文字运用专题限时集训28创新题型

专题限时集训(二十八) 创新题型 (限时40分钟) 1.下列各项中,填入横线处的内容与所给例句某种属性相匹配的一项是(3分)(  ) 例句:__________对于“感时花溅泪”,相当于高兴对于“__________”。 A.伤心 碧草含情杏花喜 B.哀伤 一日看尽长安花 C.多情 化作春泥更护花 D.憔悴 人比黄花瘦 A [题干中的“感时花溅泪”表达的是一种无奈与伤心。“化作春泥更护花”和“人比黄花瘦”都不含高兴之意,故可以排除C、D两项。“碧草含情杏花喜”表达的是一种高兴的心情;“一日看尽长安花”指诗人在登科后特别激动,骑着快马一天就把长安的鲜花欣赏个遍,表达的是一种兴奋的心情。进一步辨识可发现,“感时花溅泪”和“碧草含情杏花喜”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所以相较于B项,A项的内容与例句的属性更匹配。] 2.阅读下面的材料,找出选项中性质不属于材料所论述的悲剧的一项是(3分)(  ) 悲剧的审美价值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悲伤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为情而死。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的致远号巡洋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仍然开足马力,冲向日本联合舰队的吉野号快速巡洋舰,最后致远号巡洋舰沉入海中,舰上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及当地群众的转移,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弹尽粮绝之后,他们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忍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B [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所论述的悲剧是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的,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悲剧。B项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并没有上升到文学艺术的层面,所以不属于材料所论述的悲剧。] 3.综合分析下面一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许多跨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都试图推行本土化的传播策略和营销方案,都期望得到中国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在广告中运用“中国元素”就是一种体现。运用“中国元素”本是值得肯定的,但这种运用要与人们的文化习惯和感情倾向一致,如果仅仅简单地模仿和运用,缺乏对文化的真正理解和尊重,再美的“元素”也只会开出“恶之花”。 这则材料意在说明(  ) A.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会有不同的审美取向。 B.在广告中使用“中国元素”要适可而止。 C.在广告中彰显文化特色是重要的营销策略。 D.理解文化的内涵是“中国元素”成功运用的前提。 D [这则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说明许多跨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都试图推行本土化的传播策略和营销方案,在广告中运用“中国元素”就是一种体现;第二句话主要阐述运用“中国元素”要懂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由此可知材料的意思是:跨国企业要想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在广告中不仅要运用“中国元素”,更要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的内涵。结合选项,A项,于文无据。B项,“适可而止”错误。C项,强调的重点只是材料中的第一句话,与第二句话无关。D项,与材料意思最接近。] 4.根据下面的材料,可以推出的一项是(3分)(  )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大问题。科学家和环保组织不断发出警告:如果我们不立即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那么人类总有一天会毁灭地球,无法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 A.只要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就能阻止气候变暖,人类就能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 B.如果人类不能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必定是因为没有立刻开始保护环境。 C.要想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身,就必须阻止气候变暖。 D.如果人类想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 D [在解答此题时,考生根据选项可以确定材料关键语句为冒号后面的句子,关联词是“如果……,那么……”,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条件是“我们不立即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结果是“人类总有一天会毁灭地球,无法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然后,辨析选项。A项和C项都割裂了条件和结果,可以排除。B项,“必定”表示必然判断或推理,根据材料,“没有立刻开始保护环境”只是“人类不能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的充分条件,不是绝对唯一的条件,故排除。D项,这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正确。] 5.(2018·银川二模)下列各句中,内部逻辑关系成立的一项是(3分)(  ) A.因为经常去北京、上海等城市参观学习,又肯动脑筋,他的见解总比别人高明。 B.有人说中国人向来是最有骨气的,然而能说汪精卫有骨气吗? C.会议开了一半,张主任还没来,一定是路上又堵车了。 D.别看咱们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果冻宝盒535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