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析
最近读了几本历史方面书籍,有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虽说有点走马观花的架势,读的不透,悟得不深,但此两本书着实是中国史书典籍中的经典,值得反复研读,纵然只看完一遍,心中也是感想无限。下面就结合书中的论述,谈谈自己的对历史的一些浅见。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周期律似乎总在悄无声息的运行着,一个个王朝的兴衰,一段段历史佳话,给了后人无数的茶余饭后谈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对于历史,我们得从茶余饭后闲谈中剥离出来,上升到大历史观,在宏观层面、有历史跨度的进行分析探讨,才能得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为当代乃至后世发展所用。夏商周之前的历史,由于缺乏实物资料考证,多为民间传说,那一段历史暂且不论,且从秦朝之后说起。秦王扫六合,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个历史事件,由秦朝创立的一些基本制度或者是其制度改良,沿袭了一千多年,直至清朝被推翻,这些制度的产生,一方面是封建统治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结合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生产力水平,虽不能说完全科学合理,但在那个时代足以受用。钱穆先生在谈到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时也反复强调这个观点,一项制度的提出,不能简单站在后世的角度去评判其好坏,要站在历史的角度,考虑当时的现实背景和发展水平,另外,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就可以一直适应社会发展的,制度是需要不断变革和完善的,这也与当今我们国家提出的实现整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不谋而合。
一个封建王朝要得以延续,管理庞大的疆土和众多的人口,又缺乏有效的通讯和交通工具,必须有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和国家机器来维持社会稳定,保障其皇权千秋万代。总的来说,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人才选拔制度等等,这几项制度构成了封建王朝运转的基本框架。
首先谈政治制度,也就是机构设置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秦朝首创郡县制、废分封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在封建时代总是在不断此消彼长的,王朝创建之初,开国皇帝威信达到顶峰,中央集权威慑力大,地方无不服从,这时开国皇帝为稳固基业,往往会把一些开国功勋边缘化,以削弱相权、兵权为主,比如汉高祖刘邦纵容吕后杀韩信、萧何故意制造贪污罪证告老还乡等等。还有明太祖朱元璋,一登基就大肆诛杀建国功臣,这些都是为了巩固皇权的需要。这个时候,皇权高度集中,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换了几个皇帝之后,人事更迭,新任帝王的威信越来越弱,地方诸侯不断培植自身势力,相互割据,这个时候地方的权力就变得极大,甚至威胁到中央政府,比如唐朝后期藩镇割据,造成安史之乱;清朝末年,各大总督囤积居奇,拥兵自重,倒戈相向,导致辛亥革命一爆发,袁世凯逼宫的局面。为了削弱地方的权力,各个王朝也是绞尽脑汁,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让各个诸侯国的疆土不断分封各自己子孙,一块大地域不断分割成一小小块,其威胁也就减小了,唐朝设立节度史,派驻地方对各州府进行监督,一开始倒是可以,可后来演变成各个节度史成了一方军政要员,反而加剧了地方割据,削弱了皇权。再谈一下中央机构设置,在汉代,中央机构主要是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即位三公,主要分管行政、军事、监察,其中以丞相为首。九卿即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分别管理祭祀、通信、屯兵、刑法等等,类似如今的中央部委机关,三公九卿制奠定了古代王朝的基本行政架构,到后期虽有演变和完善,但也基本脱离不出这个本原。比如到了唐代,三公改成了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九卿演变为六部,吏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这个架构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推行了一千多年,其作用不可小觑。中央机构间的博弈主要表现在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斗争。本来皇帝只是一个国家的元首,对外的象征,是不参与具体行政事务的,宰相统领朝纲,是行政机构的代表,但是这只是理想主义模型,事实上皇帝过度的干预政事,导致相权一步步衰微正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写照。唐朝创立之初,宰相身份是位极人臣的,甚至在上朝的时候赐有座椅,体现了其地位之尊崇,可到了后期,皇权日益膨胀,通过设立中书令等各个环节,绕过宰相直接参与政务,宰相权力旁落,之后再无宰相在朝堂之上赐座一说。到了清朝雍正年间,雍正直接设立了军机处,由皇帝本人、某个亲王和亲信的大臣组成,一般由三人组成,为国家最高议事机构,直接把原来所谓的宰相内阁首辅排除在外,这是封建王朝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
下面谈谈军事制度。要维护封建国家统治,军队尤为重要,对内镇压、对外抗敌。古代人口并不多,但是战争确不断,封建王朝设立了严格的兵役制度来保障兵源的数量。比如汉代,远征军威名远扬,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故事还在传颂,但这是以全国皆兵的制度为代价的,遍及全民众,可以说是一种兵农合一制度,和平时期务农,维持生产,定期操练,战时打仗戍边。汉代的壮丁,20岁开始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