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雨水排水系統
PAGE
PAGE 1
雨水排水系統
吳德憲(本會顧問.技術研究發展委員會委員)
傳統的屋頂雨水排水系統採用重力式系統(Gravity Flow System),於下雨時,利用屋頂的排水坡度排至屋頂雨落水頭(圖1)再經雨落水管排放至水溝,重力方式排放雨水,雨落水管只能排放約1/3管徑的水流量,其餘2/3為空氣(圖2a),若將其2/3管徑的空氣排除做為雨水的排放,則雨落水管在排放水時將呈現滿管的水流狀(圖2b),此種雨水排水系統為虹吸式系統(Syphonic rainwater roof drainage system)。
(a) 屋頂雨落水頭附防洩盤*1
(b) 屋頂雨落水頭附防洩盤*2 (c) 屋頂雨落水頭*2 (d) 屋頂雨落水頭*2
圖1 屋頂雨落水頭
(a) (b)
圖2 排水立管水流狀況
1. 重力式系統
重力式雨水排水系統,係雨水經雨水落水頭導入雨落水管,雨水沿管內壁以水流輪狀漩渦式流下,管中心為空氣,雨水水量變大時,水流輪狀的厚度增加,管內氣壓亦隨之變大,因此管內水流輪狀的斷面積約為雨水排水立管斷面積的30%以下。
雨水排水管管徑的選擇,需以建築物所在地的最大降雨量作為依據(最大降雨量可於中央氣象局網站查得),如當地1小時最大降雨量為90mm/hr,但其10分鐘的最大降雨量為20mm時,換算為1小時則其最大降雨量應為120mm/hr,由於屋頂面的雨水不若大地能滲透,所有的雨水皆排入雨水立管,故雨水立管管徑應依其10分鐘之最大降雨量決定管徑,管徑可依表1選擇,表1雨水立管管徑為1小時的最大降雨量以100mm/hr(100/hr.m2)為基本數值。雨水立管若為正方形或長方形斷面時,則此立管的內切圓直徑視為其相當立管的管徑。表2亦為最大降雨量100mm/hr為基本數值。
雨水係由屋頂雨水落水頭直接排至建築物側溝(雨水排水溝),因此雨落水管不需存水彎的水封裝置保護,雨水落水管主要目的在於能迅速將屋頂的降雨量快速排除即可,避免雨水積存。在最大降雨量時,立管內的雨水的排水斷面積約為立管管斷面積的30~35%,在橫行管流水深度為0.90~0.95d。由上述情況各管管徑的決定方法如下:
1 雨水立管 雨水立管管徑依表1決定。
2 雨水橫總管 雨水橫總管管徑依表2決定。
3 合流式橫行管 雨水橫總管與排水橫總管合流時的管徑,需先將屋頂面積換算成fuD,再與一般排水系統的fuD合計計算,並依表3決定。換算方法為屋頂面積小於93m2換算成256 fuD,超過93m2面積時,所超過的面積,每0.36m
即屋頂面積大於93m2,fuD≧
4 機器類的排水與雨水橫總管合流的情形 從幫浦、空調設備等連續或斷續的排水與雨水橫總管合流時,機器類的排水量換算成屋頂面積,再依表2決定。換算方法為排水量每3.8/min換算成2.23m2的屋頂面積,如公式〔2〕。
FuD=256+ 〔1〕
換算屋頂面積=〔m2〕 〔2〕
表1雨水立管管徑
管徑〔mm〕
最大容許屋頂面積〔m2〕
50
65
75
100
125
150
200
67
121
204
427
804
1254
2694
表2雨水橫支管管徑
管徑
〔mm〕
最大容許屋頂面積〔m2〕
配管排水坡度
1/96
1/48
1/24
75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375
76
175
310
497
1068
1923
3094
5528
108
246
438
701
1514
2713
4366
7804
153
349
621
994
2137
3846
6187
11055
表3 排水橫總管的管徑
管徑
〔mm〕
最 大 fuD 數
排 水 坡 度
1/192
〔≒0.52/100〕
1/96
〔≒1.04/100〕
1/48
〔≒2.08/100〕
1/24
〔≒4.17/100〕
50
65
75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380
1400
2500
3900
7000
20
180
390
700
1600
2900
4600
8300
21
24
27
216
480
840
1920
3500
5600
10000
26
31
36
250
575
1000
2300
4200
6700
12000
〔例1〕甲地及乙地之最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烹饪化学(第三版)中职课件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深度分析及2026年备考建议 .pdf VIP
- 烹饪基本功训练中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3002-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ocx VIP
- 跨境电商交际英语(盛湘君)习题答案.pdf
-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pdf VIP
- 认证通用基础第四篇:综合.pdf VIP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课标版).pptx
- 社交礼仪(第五版_林友华)3章交际礼仪.ppt VIP
- 2025年秋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