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琴制作实录
古琴製作紀實 廖錦棟
HYPERLINK /kuchnmake/new/new.htm 古杉新作開始??? HYPERLINK /kuchnmake/chen.htm 訪製琴師陳國興??? HYPERLINK /kuchnmake/hd/hd.htm 訪製琴師程惠德
?
?
一。 HYPERLINK /kuchnmake/sh/sh.htm 取材
本著喜歡動手自己來的興趣,對於古琴的學習,我也著手製作。利用春節返鄉渡假時,找到一塊台灣紅檜(松梧)的古材料。
??????? 台灣紅檜是台灣特有的國寶原木,日據時代曾受到日本的砍伐,目前台灣林區僅留少數的數千年神木,受到國家的編號保護,嚴禁開採。材料已經相當稀少,為珍貴 的家具及棟樑之材。據說日本奈良古寺的棟樑,即是來自台灣阿里山的紅檜木。紅檜為高海拔針葉樹,筆直高聳,木質蘊含特殊油脂,散發自然香味,並歷久不腐不 受蟲蛀,且材料穩定不變形。
說起這材料的獲得,還真有點心想事成。話說原本就收藏一塊紅檜原木,寄放於家鄉堂兄的竹藝工廠,準備用來製作南管琵琶,興沖沖準備帶回這材料回來製作古 琴,結果才發現長度只夠琵琶一米長,古琴長度將近一米三,還差一截﹔請堂哥代為尋找舊料一直未有著落,正失望之際,陪同母親返娘家時,期待著從事建築的三 舅有舊料庫存。就在將近抵達之時,發現路旁有鄉人舊料堆積,而且是台灣紅檜,令人相當振奮。
這是存放了數十年前溪流原木,因為長度的關係,沒有找到直紋的理想材料,因此帶回一塊外表狀似直紋,原木裁開才發現,卻有點水波狀的材料,不過被它的馨 香所吸引,獨特的台灣紅檜香味洋溢著鋸材所,也延伸到家裡,現在每天一近門就可以聞到檜木香,彷彿是悠揚琴聲飄蕩。想著就很快樂!
循著數年前製作吹噯(嗩吶)與木簫的印象,我尋找當年民間藝人介紹我車木師傅的工作室。正月初五,我一路期待著順利找到,也期待著那師傅還從事車木工藝。我只想能順利將奇形怪狀的木頭變成我要的長方形尺寸。
果然是很順利,雖經繞道尋找,也找到了原址,小山邊的車木工寮大門鎖著,我尋記憶中找到他的住家,師傅也因新春很樂於幫我裁切原木。一年之始,我的心情一如裁開的檜木香,洋溢歡欣。。。。。
??
?
大家可以看到,這客廳當工廠的情形,我又添購了不少木工工具,各式鉋刀、雕刻刀、鑿子。。。
工作還在進行中,趕緊找機會拍幾張過程,留下紀錄。可惜當時的原木形狀忘了拍下來,當時從故鄉好不容易抬進車中,一路躺回台北,興奮之情都忘了寫真一下!
二。 結構與原理
我參考一些現有資料,把琴的結構做一點改變,以我的構思,做了一點調整。就寬度與長度而言,我參考歷代古琴中的較大型尺寸,就共鳴體結構上我保留了雙弧 形的”聲池”與”韻沼”的設計。我認為這兩個弧形對殘響(聲頻多重繞射)有幫助。另外在納音上,我也將會製作出曲線,讓聲波的共鳴得到良好的參數。
? ?
對於琴腹的挖槽,我採三分比例法,讓折射與共鳴空間有三分之二的折射板與納音反射,三分之一的第二層共鳴空間,讓長波長的低音有另一番增益,這是我比較想讓琴聲的全音域,特別是低音域可以維持良好的聲韻。
檜木的密度又略高於杉木,因此我可以想像它的中高音域會很具金石聲,不過我為了補償密的生硬感,我還保留了實際調整的變化參數,將於底板未封之前,做一 次調校,讓音域的平衡性做最佳的控制。為了保留木香的維持,我思考不上漆的可行性,若琴面的耐用性夠,我想維持白身,讓彈奏中琴弦的震動,木香隨著琴聲散 發,那將很令人陶醉。。。
??????????????????????????????????????????????????????????????????????????????????????????????????????????????????? 文松記於2004/01/29
面板的弧度與平坦度很重要,關係到按弦時琴弦震動的順利,整體琴面一直線的弧度,在手工製作上需要很小心,我沒有用拋床工具,利用長刨刀,直線行走,慢 慢刨出琴面弧度,然後用長尺與弧規測量,雖然費時,但製作上的精密度可以較完整掌握。到最後須要以大平面的砂紙來細磨最後的表面弧度與直線性。
??????? 刨刀的行走需要順著木紋的方向,否則容易造成纖維逆向,刨後產生不順暢的坑洞。接近一徽處的低頭,也是需要小心處理的線條,寧願慢一點,也別刨過頭,有道是慢工出細活。
??????? 材料時決定為上下的判斷很重要,我的材料是一個以木材中間撥開的一邊,樹木的中央密度比外圍高,我選擇外圍的方向朝上,讓陽為上陰為下。這樣可以讓琴身的抗琴弦張力較強,也有利於聲波的震動。
共鳴有個重要關鍵是體振聲波的音高,琴身敲擊所震動產生的音高,若將此音高配合定弦音的倍數關係,對琴弦的共鳴又有一個共振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