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五 古代诗歌阅读 技法提分点16 .pptxVIP

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五 古代诗歌阅读 技法提分点16 .ppt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五 古代诗歌阅读 技法提分点16

专题五 古代诗歌阅读 【考情预览】 题目信息 考点考向 年份/卷别 选文 类型 鉴赏形象 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观点态度 2018·全国卷Ⅰ 李贺《野歌》 唐诗 √ √ √ 2018·全国卷Ⅱ 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节选) 宋诗 √ √   2018·全国卷Ⅲ 王建《精卫词》 唐诗 √ √ √ 2017·全国卷Ⅰ 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宋诗 √ √ √ 2017·全国卷Ⅱ 苏轼《送子由使契丹》 宋诗 √ √ √ 2017·全国卷Ⅲ 白居易《戏赠元九、李十二》 唐诗   √ √ 2016·全国卷Ⅰ 李白《金陵望汉江》 唐诗 √ √ √ 2016·全国卷Ⅱ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唐诗   √ √ 2016·全国卷Ⅲ 曹翰《内宴奉诏作》 宋诗   √ √ 命题规律 1.从体裁上看,所选诗歌以唐诗、宋诗为主。名家非名篇作品成为考查热点,有时也会涉及非名家的名篇作品。与以往侧重律诗的体裁不同,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两首为古风,有效避免了猜想、押题。 2.从题材上看,即事抒怀诗、咏史怀古诗、羁旅思乡诗等写景抒情言志类诗歌成为命题首选和考查重点。 3.考点方面,重点考查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题目设置近两年为一选择一简答。 技法提分点16 诗中有画境,意象寄深情 鉴赏人物形象三步骤 鉴赏景物形象三步骤 鉴赏事物形象三步骤 读文支招 (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典题文本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要阅读全诗,联系标题、注释等,以诗歌中人物、环境、情节为依据,从人物身份、性格、思想感情入手,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征。这首诗的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而首联“那因远适更沾巾”,表明诗人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从而表现了他的旷达。 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对点解题 (改编)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结合诗歌内容及注释可知,苏轼用这个典故是出于对弟弟的安全的考虑,告诫他要小心谨慎,希望他平安归来。苏辙与李揆相似,典故正用,诗人的态度应与典故一致。所以B项“不敢自居第一”理解错误。 答案 B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