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NI 包覆单一铁氧体的结构和吸波性能研究
李貌,王维娜,熊为华,周军,方庆清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E-mail: physfangqq@126.com
摘要 采用原位复合法制备了导电聚苯胺与铁氧体的复合颗粒,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分析手段测量了复合颗粒的
形貌、结构和性能。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在 0.5~20GHZ频段内测试了材料的吸波性能。实验
结果表明,具有核/壳结构的导电聚苯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当掺入质量分数为
15%的Li Zn Fe O 时,复合颗粒吸波性能最好,其-8dB带宽达 5GHz,最大损耗为 26.1dB,
0.45 0.1 2.45 4
-2
且面密度最小为 0.28g cm 。
关键词:聚苯胺/铁氧体复合材料,核/壳结构,吸波性能
中图分类号:TM277
1、引言
铁氧体吸波材料由于在高频下有较高的磁导率和电阻率,电磁波易进入且能快速衰减,
在微波吸收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但是也存在工作频率窄、密度大等缺点,通常要与其他吸
收剂复合才能满足性能要求。聚苯胺由于电导率可调、质轻、化学性能稳定、易于制备、单
体成本低等特点,在电磁波吸收和微波屏蔽方面的应用引起广泛的关注[1~7] 。现代微波吸收
材料正朝着介电和磁性复合材料方向发展,导电聚合物/铁氧体复合材料因兼具导电聚合物
和铁氧体各自的优点,可以裁剪材料的电磁参数,拓宽微波吸收频带,减小材料密度,改善
[8-10]
吸收效率,提高综合性能,满足军事隐身和微波暗室等的要求 。
本文采用氧化物法制备锶铁氧体SrFe O 和锂锌铁氧体Li Zn Fe O 颗粒,采用溶
12 19 0.45 0.1 2.45 4
胶-凝胶法制备钴铁氧体Co Zn Fe O 颗粒,然后采用原位复合技术,将铁氧体纳米粒子用
0.7 0.3 2 4
聚苯胺包覆,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微粒,以期在吸波材料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课题得到“光电信息获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高校“新型功能材料制备与
物性”省级重点实验室资助。
1
2、材料的制备和测量
2.1 铁氧体粉体制备
2.1.1 氧化物法制备锶铁氧体SrFe12O19、锂锌铁氧体Li0.45Zn0.1Fe2.45O4
以碳酸锶(SrCO ,98%的工业纯)和氧化铁(Fe O ,99%)为原料,按SrFe O 化学计量进
3 2 3 12 19
行配料,原料和水按1:1搅拌均匀后,在行星式球磨机中球磨,转速为200r/min 。球磨2h后经
干燥、研碎、过筛,将所得粉末在900℃于空气中退火,保温5h,最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一次预烧料研磨后备用。
将Li CO 、ZnO 、Fe O 三种粉体按Li Zn Fe O 的摩尔比混合,混合后的粉料放在
2 3 2 3 0.45 0.1 2.45 4
玛瑙碾钵中研磨 2h ,所得粉末在空气中 850℃~1100℃退火,冷却至室温后放入瓶中备用。
2.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