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练)-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同步课堂精讲精练(必修3) Word版含解析.docVIP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练)-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同步课堂精讲精练(必修3)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练)-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同步课堂精讲精练(必修3) Word版含解析

【基础达标】 1.篆刻、书法、绘画一起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一部分是: A.魏晋时期的人物画 B.隋唐山水画 C.北宋风俗画 D.元明清的写意画 2.下列对京剧形成的背景理解不正确的是: A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统治者的重视 C.徽调与昆曲的融合 D.民间艺人的努力 3.郑板桥的《墨竹图》,画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绘画的特点是: 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 4. 2018年 9月3日至5日,第十六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在山东临沂成功举办。临沂有着美丽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这位“书圣”是: A.杜甫 B.顾恺之 C.王羲之 D.张仲景 5. 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 A.汉赋的出现 B.宋词的出现 C.风俗画的出现 D.明清小说的出现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以后士风颓糜,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明人陈琬《旷园杂记》说,嘉靖四年(1525年)有一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门外呼周解元声百沸,周若弗闻,歌竟,下场始归”。 材料二 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灶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材料三 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汉调与安徽的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优秀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索,最终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材料四 京剧被称为“国剧”“国粹”,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所认可。但有人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任其衰亡就是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原汁原味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原封不动地加以保存。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三,归纳京剧形成并迅速发展的原因。 (4分) (3)结合材料四,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京剧艺术?为什么?(10分) 参考答案 1.【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2.【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D三项说法正确,C项错误在京剧应是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 6. 【答案】 (1)士大夫的推动;戏曲的平民化。 (2)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 (3)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合适的。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国家应当对京剧珍惜和保护;京剧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好地适应时代的潮流。 【解析】 第(1)问,据“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归纳繁荣的原因。第(2)问,由“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徽、汉合流”“经过几辈优秀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索”归纳形成并迅速发展的原因。第(3)问,先要对两种观点做出判断,表明态度,然后围绕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好地适应时代的潮流谈自己的看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