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生物化石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 岩性地层对比示意图 地层接触关系对比 利用地震反射标准层追踪对比地层 验证大陆漂移 解释地质构造问题 生物礁的发育对水深要求严格,既不能露出水面,也不能在阳光不充足的深水地区,根据珊瑚礁的厚度可以研究地壳沉降幅度。 喜马拉雅山的希夏邦马峰北坡海拔5900m处的 第三纪末期的黄色砂岩里,找到了高山栎和黄背栎 化石,这种植物现今生活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大 致为2500m的干湿交替的常绿阔叶林中,因此希夏 邦马峰从第三纪末期以来的200多万年期间,已经 上升了3000余米 通过对造礁珊瑚的观察研究人们发现: A、地球的赤道是变化的,随时间而有规律南移。 B、造礁珊瑚每昼夜生长一圈,现今为360-365圈/年,每28圈为一生长带,相当于一个阴历月(28天)的周期。而石炭纪:385-390圈/年;泥盆纪:400圈左右/年,每日20小时左右。即根据生长线圈数发现,由古至今一年的天数逐渐减少,而一天中的时数逐渐增加,说明地球自转速度在有规律的变慢。 研究古天文学 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地质时间内 形成的层状岩石的总称。 第二节 地质时代和地层单位 一、地层及其层序 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时间有早有晚, 形成的地层有老有新,因此,地层具有时间的概念。 1、地层的概念: 2、地层层序的确定 层序——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 正常情况下,晚形成的地层总是位于早形成 的地层之上,越上面的地层,其地质年代越新; 愈下面的地层,其年代越老。这种“上新下老”的 地层关系即为正常层序,反之称为倒转层序。 二、关于地层的成因 对于地层成因,产生了多种观点。 十七世纪,化石分布的奇异性特别是海生生物化石的出现在高山地层的现象,在当时引起了高度注意。 英国医学教授伍德沃德(1665-1728年)依据圣经中摩西大洪水的说法,提出了岩石地质构造的水成论。《圣经》上说:上帝创世后,人间充满了罪恶,为惩罚人类,上帝让洪水泛滥了四十天,将地面上一切生物毁灭,仅有挪亚一家和他们所带的一些生物在方舟里幸免于难。伍德沃德认为:海生生物化石之所以出现在高山上,完全是大洪水冲积的结果。1695年他出版了《地球自然历史试探》,阐述了洪水泛滥对地层变化的影响,提出了地层沉积的理论。 英国植物学家赫雷伊(1627-1705):注意到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新老迭加现象,认为一层层的堆积,用洪水的一次冲积不能解释,提出地层的形成是地球内部火山运动的结果,由于火山的不断爆发而形成一层层的火山岩,每层中均有生物遗体即化石。这就是最早的火成论。 二、关于地层的成因 到了十八世纪,随地质考察活动的大规模发展,人们掌握了更多的地质知识。水成论者和火成论者分别掌握了更多的实证材料作为自己的证据,并不断修正、补充自己的理论。这其中有两个代表人物:持水成论的德国地质学家维尔纳(1749-1817)及持火成论的英国地质学家赫顿(1726-1797)。两派的争论旷日持久。 维尔纳认为: 地球初期是一片原始海洋,所有的岩石多是在海水中通过化学沉淀和机械沉积而形成的,通过结晶形成的原始岩石里没有化石,最古老;的并通过沉淀形成的岩石只有少量化石;通过沉积形成的岩石含化石最多。他也承认火山爆发是一种地质力量,但认为火山是地下的煤燃烧造成的,在地质岩层已形成后才出现,不起重要作用。 二、关于地层的成因 赫顿,1795年,《地质学理论》:系统阐述了火成论的地质理论。 ——地球内部是火热的熔岩,当它们从地缝中迸发出来时就成了火山。熔岩冷却后固化,就形成了结晶岩。结晶岩的表面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地球的内热与地面陆地、海洋的压力相结合形成的。它的多层性反映了地质形成时间的极度漫长。——渐变论先驱。 二、关于地层的成因 三、地层的接触关系 沉积连续无间断,层面平整平行—地壳运动稳定 整合接触: 三、地层的接触关系 地层间沉积不连续,但上下产状基本一致,并以风化剥蚀面为界。 平行不整合接触: 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 地层接触关系:地层运动状况的反映。 三、地层的接触关系 上下地层产状不同,有明显地层缺失及风化剥 蚀现象,间断面高低不平。 角度不整合接触 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 地层接触关系:地层运动状况的反映。 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 四、地质年代 1、相对地质年代: 根据地层中的古生物演化,把地质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间间隔,按先后顺序确定下来的早晚关系。 两种表示方法——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 单位:宙、代、纪、世、期、时 地质年代与生物演化发展阶段对照表 元 四、地质年代 2、绝对地质年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泥厂余热锅炉调试报告.pdf VIP
- 2024-2025年中国铁氧体软磁材料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秋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docx
- 我眼中的中国平安.docx VIP
- 公路工程沥青新旧试验规程差异对比解读-JTG 3410-2025.pdf VIP
- 《气体传感器简介》课件.pptx VIP
- 自治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提纲(试行).doc VIP
- 粘贴钢板加固施工方案.docx VIP
- 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2025).docx VIP
- Fisher阀门结构与维护.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