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照射野计量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照射野计量学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肿瘤科 贺秋冬 术语简介 1.射线束(beam):从放射源出发沿着光子或电子等辐射粒子传出方向,其横截面的空间范围。 2.射线束粒子轴(beam axis):定义为射线束的对称轴与光阑所确定的射线束中心,准直器的旋转轴和放射源的中心同轴。 3.照射野(field):由准直器确定射线束的边界,并垂直于射线中心轴的射线束平面。 4.源皮距(SSD):放射源到模表面照射野中心的距离。 5.源轴距(SAD):放射源到机架旋转轴或机器等中心的距离。 6.参考点(reference point):,模体中沿射线束中心轴深度剂量确定为100%的位置。对于〈400kv以下X线,参考点取在模体表面(do)对于高能X线或r线参考点取在模体表面下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位置(do=dm),该位置随能量变化并由能量确定。 7.模体(phantom):由组织替代材料组成的模体是用于模拟各种射线在人体组织或器官中因散射和吸收所引起的变化。 术语简介 8.标准模体(standard phantom):30*30*30cm立方体水模,用于X(r)线等吸收剂量的测定与比对。 9.平方反比定律(inverse square law):放射源在空气中放射性强度(可表示为照射量率和吸收剂量率)随距离变化的基本规律。 10.等效野:如果使用矩形或不规则形在其射野中心轴上的百分深度剂量与某一方形野的相同时,该方野叫做所使用的矩形或不规则形野的等效野。Sterling 经验方法:面积与周长比值等效 c=2ab/a+b c:正方形边长, a,b :长方形边长 百分深度剂量(Percentage depth dose ,PDD) 定义为射野中心轴上某一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 Dd与参考点深度do处的剂量率Ddo的百分比:PDD=Dd/Ddo x 100% 对高能X线或者r线,因参考深度取在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深度dm处,故PDD=Dd/Dm x100% 最大剂量点深度dm随着射线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如 Co60r线,dm=5mm, 8MVX线dm=2cm 影响PPD分布的因素包括射线能量,照射野,源皮距 和深度。 1。能量和深度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这射线能量增加,模体表面剂量下降,最大剂量点深度增加,PDD增加。中,低能x线,dm基本位于或接近模体表面。随着深度增加,PDD逐渐减少,高能x(r)线,表面剂量低,随着深度增加,PDD逐渐增加,直到dm,过dm后,PDD才逐渐减少 从表面到最大剂量点深度称为剂量建成面 2 照射野的影响 :模体内某一点的剂量是原射线和散射线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照射野很少的时候,主要是原射线的贡献,而散射线很少,随着照射野的变大,散射线对吸收剂量的贡献增加 ,由于模体中较深处的散射剂量要大于最大剂量点处。因此表现为随着照射野尺寸增加,PDD也增加。 3 源皮距影响 : PDD随SSD的变化规律,是由于平方反比定律的影响,如下图,任一点实际剂量随着距放射源的距离增加而减少,但任意两点剂量减少的速率,近源处大于远源处。即近源处PDD下降要比远源处快的多。换而言之,PDD随着SSD的增加而增加。 组织模体比(Tissue-phantom ratio,TPR) 组织最大剂量比(Tissue-maximum does ratio) 模体中射野中心轴上认意一点的剂量率与空间同一点横体中射野中心轴上参考深度处同一射野的剂量率之比。如果参考深度=最大剂量点深度,则TPR=TMR。TMR是PDD的一个特例。TMR与PDD主要区别:PDD是照射线束中心轴上两个不同深度位置的剂量百分比,而TMR则是空间同一位置两种不同散射条件下的剂量比,故与源皮距无关。 五。电子束深度剂量。 Ds:入射线表面剂量Ds,以表面下0。5mm处的剂量表示,Dm:最大剂量点剂量。R100:最大剂量点深度,Dx:电子束中的X剂量,R85:有效深度,既治疗剂量规定值处的深度。Rp:电子束的射程。Rq:百分深度剂量曲线上,过剂量跌落点的切线与Dm水平分叉点的深度。 PDD分布,分为四部分:剂量建成区,高剂量坪区,剂量跌落区和X线污染区。 与高能X或r线相比,高能电子束的剂量建成效应不明显,表现为:表面剂量高,75%~80%以上,随能量增加而增加,随深度的增加,PDD很快达到最大点,然后行成高剂量坪区。 剂良跌落区是临床应用高能电子束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 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都包含有一顶量的x线,行成曲线后部一长长的尾巴,电子束在经过散射箱,电离室,X准直器,电子限光筒,与这些物质相互起作用产生X线 * * 组织空气比(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