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驱动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2. 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多用调整垫片调整,若两锥轴承外圈距离一定,就可通过增减两轴承内圈之间的距离来调整。如图(a)在隔套2和如图(b)在主动齿轮前面装有调整垫片3,可调整两锥轴承内圈压紧后的距离,即调整轴承预紧度。有的两锥轴承内圈距离已定,如图5(C)在主减速器油封盖后面装有调整垫片3,可调整两轴承外圈之间的距离,即调整轴承预紧度。 也有的汽车通过精选隔套长度来调整。近年来有的汽车用弹性波形隔套长度来调整轴承预紧度,当轴承预紧后,波形套便超过弹性极限进入塑性变形范围,能在较宽的变形范围内保持轴向力基本不变,从而使轴承预紧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故弹性波形隔套是一种调整迅速、精确有效的装置。但因为是塑性变形,波形隔套拆装一次就缩短一次,只能靠加垫片来弥补。一个新套一般只能用3~4次就会报废。类似的,如北京切诺基吉普车,将轴肩前的垫片制成弹性件 * * 主、从动锥齿轮啮合印痕和啮合间隙都是利用改变两齿轮装配中心距A和B来实现的,即通过两齿轮作轴向移动来调整, 如图所示。啮合印痕与啮合间隙既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当改变啮合印痕,啮合间隙也随之变化,而改变啮合间隙,啮合印痕又随之变化。由此可见,它们在调整中,往往难以使二者同时达到理想状态。应尽量保证啮合印痕,啮合间隙可适当大一点。但最大不能超过啮合间隙的极限值,否则重新选配齿轮。 锥齿轮装配中心距示意图 A-主动锥齿轮装配中心距   B-从动锥齿轮装配中心距 3. 主、从动锥齿轮的接触印痕和啮合间隙的调整 * * 圆弧螺旋齿轮啮合印痕 准双曲面齿轮啮合印痕 (1)啮合印痕的检查:在从动锥齿轮相隔120°的三处,每处取2-3个轮齿,用在轮齿的正反面薄而均匀地涂上红丹油或氧化铅与机油的混合液,然后对从动锥齿轮略施压力转动数圈,观察齿面上所压的红色印痕是否正确,圆弧螺旋齿轮啮合印痕如图5-27所示,准双曲面齿轮啮合印痕如图5-28所示。 * * (2)啮合间隙的检查: 把百分表抵在从动锥齿轮轮齿大端的凸面,对圆周均匀分布的不少于4个齿进行测量。或将一细保险丝(铅丝)放在从动锥齿轮齿面上,转动齿轮挤压保险丝,保险丝的厚度值即为啮合间隙值。 (3)啮合印痕和啮合间隙的调整应同时进行。 (4)主、从动锥齿轮啮合间隙的调整 通过移动从动齿轮的位置可以调整啮合间隙,当啮合间隙过大时,应使从动齿轮靠近主动齿轮,反之则相反移动。如EQ1090,移动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可调整从动齿轮的位置,为保持差速器轴承的预紧度不变,一端调整螺母拧松(或拧紧)多少,另一端调整螺母则相应拧紧(或拧松)多少。齿隙的数值可用百分表在从动齿轮轮齿大端上测量,并应测量沿圆周均布的三个以上的齿。 * * (3)啮合印痕和啮合间隙的调整应同时进行。 ①当接触印痕在从动齿轮轮齿大端时,应将从动齿轮向主动齿轮靠拢,假如因此而使齿隙过小,可将主动齿轮向外移开, * * ②当接触印痕在从动齿轮轮齿小端时,应将从动齿轮移离主动齿轮,假如因此而使齿隙过大,可将主动齿轮向内移拢 * * ③当接触印痕在从动齿轮轮齿顶端时,应将主动齿轮向从动齿轮靠拢,假如因此而使齿隙过小,可将从动齿轮向外移开 * * ④当接触印痕在从动齿轮轮齿根部时,应将主动齿轮移离从动齿轮,假如因此而使齿隙过大,可将从动齿轮向内移拢 * *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经修理装配后,为了改善各配合副工作状况及检查修理质量,还应进行磨合试验。 驱动桥的修理与装配质量,主要从齿轮工作时啮合印痕位置、噪声大小、轴承的温度和有无漏油等情况来判断。 试验前加注规定的润滑油,试验转速(一般为1400~1500r/min)达到要求后。进行正转、反转试验,各项试验的运转时间不小于10min。运转中检查轴承温升、有无漏油及噪声(允许有正常的齿轮啮合声)。轴承温升一般要求不超过25oC。用手摸外壳及轴颈处,不应有过热的感觉。试验合格后应用煤油和柴油各50%的清洗油清洗干净后加注规定的齿轮油。 五、驱动桥的磨合试验 * * 1. 轮毂轴承的润滑 先将轴承清洗干净,除去轮毂内腔脏的和变质的润滑脂。其后加注润滑脂,润滑脂应充满轴承内圈和保持架之间的空隙,仅在轴承表面涂一层润滑脂或只填满轮毂内腔,是不能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的。但也不可注满,应留有1/4的空隙。 2. 后轮轮毂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轮毂轴承预紧度过紧,转动阻力及摩擦阻力增大,滑行性能变差,轴承容易过热而造成润滑脂外溢,加速轴承非

文档评论(0)

zyg_29301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