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专辑 第二讲 怎样读懂诗歌的表层意思 诗歌鉴赏的步骤 第一步:读懂诗歌 读懂诗歌是鉴赏诗歌的前提,其要求是:准确、透彻。 第二步:审准题干 审准题干是鉴赏诗歌的关键,其要求是:准确、全面。 第三步:拟好答案 拟好答案是诗歌鉴赏的重点,其 要求是:规范、有序、全面。 怎样才算读懂诗歌? 1. 能读懂诗歌的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 能领会诗歌的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怎样读懂诗歌表层意思? 一、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补充省略! 还原语序! 理解重点词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重点字词、语序、省略) 二、读诗思路: 读懂修辞! 整合成文! 古代诗歌句子成分的省略,一般情况下,不仅不会使人产生误解,反而使人感到简洁明快。有些诗句放到散文中可以说文理不通,但在诗歌中,不仅可以使读者心领神会,有时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就是古代诗歌省略技巧的艺术效果。 古代诗词句子中的主谓宾皆可省略。 (一)补充省略 三、方法指导 例:找出下列诗句中的省略成分。 1、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李弥逊《春日即事》) 参考答案:省略主语。下句应为“(天色)近黄昏”。 2、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省略谓语。上句应为“争(送)缠头”。 3、老耻妻孥笑,贫嗟出入劳。(杜甫《赴青城县》) [参考答案] 省略宾语。如补充完整全句,乃是:老耻妻孥笑(我),贫嗟出入劳(身)。 例:找出下列诗句中的省略成分。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参考答案] 省略了比喻词。上句应该是说“山河破碎(如)风飘絮”,下句应该是说“身世浮沉(如)雨打萍”。 5、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 [参考答案] 省略了宾语。上句应为“回望(骊山)”。 古代诗词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对正常语序进行变换,使其颠倒错位,增强表达效果。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正常语序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古诗词中颠倒语序主要有以下几种较为常见的类型。 (二)调整语序 (1)主语后置。 例:指出下列诗句中语序变换的妙处。 ①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解析] 诗句应理解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浣女”和“渔舟”分别是“归”和“下”的主语。因平仄的限制,动词前置,主语挪后,使诗词更富韵味,更生动有致。 ②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杜甫《遣意二首》) [参考答案] 后半句应为“小树花传香”,因为对偶的限制,而将主语移后,使诗词平仄有致,更富韵味。 (2)宾语前置。 例:指出下列诗句中语序变换的妙处。 ①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王维《春日上方即事》) [解析] 诗句应理解为“春山映柳色,夕鸟藏梨花”。因为对偶和平仄的限制,将宾语提前,宾语前置,使诗词更富音乐美。 ②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参考答案] “故园东望”应为“东望故园”,此处宾语前置,突出了作者对“故园”(长安)的无限思念之情。 (3)主宾换位。 例:指出下列诗句中语序变换的妙处。 ①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解析] 乍看之下,似乎颇为费解,若把诗句中的主语和宾语颠倒过来理解,意思就很明白了,显然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作者将“香稻”“碧梧”挪到前面,是为了突出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 ②(2014·安徽卷)花褪雨,絮沾泥。(马子严《阮郎归·西湖春暮》) [参考答案] 词中,“雨”和“泥”才是施事主语,属主宾倒装,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应先将其颠倒过来,即“雨褪花,泥沾絮”,意思就是:花朵被雨水洗洒而褪去鲜艳之色,柳絮飘落于泥中,被沾住而无法扬起。 (4)定(状)中倒装。 例:指出下列诗句中语序变换的妙处。 ①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杜甫《新安吏》) [解析] 因押韵的需要,后半句中的“泪纵横”是“纵横泪”的倒装,属定中倒装。倒装后更能体现那种淋漓尽致的悲愤。 ②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杜甫《夔州歌十绝句(其六)》〕 [参考答案] 正常语序应是“晴浴狎鸥处处分,雨随神女朝朝下”,诗人因为押韵与平仄的缘故而使用状语后置。 古代诗歌中一些字词词性的改变,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