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五单元 珍惜特殊保护 第14课 筑起“防火墙”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2、掌握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正确方法和原则。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有效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2、提高辨别是非能力,知道在面对不法侵害时正确的应对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自觉树立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自我保护的习惯。 2、明白未成年人在遇到不法侵害时,保护生命是最重要的。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知道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2、掌握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正确方法和原则。 难点:“自我保护讲策略” 是教学难点 自主学习问题 1、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原因】 2、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方法】 3、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方法】 未成年人保护 外在保护 自我保护 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我国14岁以下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每年因意外伤害丧生的孩子有数十万,占该年龄段总死亡人数的31.3%、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 这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我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 新闻播报 小易家境殷实,从小就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进入初中后来到离家较远的学校学习,成为一名住宿生。小易很长时间都不能适应离开父母的生活,一直郁郁寡欢。 有一次晚上放学外出吃饭时,两个男青年主动坐在他旁边,不仅帮他付了饭钱,买了饮料,还一口一个“弟弟”地喊不停,小易慢慢放松了警惕…… 小易放松警惕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 情境一:防范之心缺失 1.假设你独自一人在家,这时有人敲门,来人自称是上门检查电路的,要求你开门。你怎么办? A.立即开门 B.告诉他“我家大人不在家,不能开门” C.打电话告诉邻居,请求邻居帮助 2.放学回家后的路上,遇到抢劫,你将: A.誓与财物“共存亡” B.把财物给他,想办法逃走 C.先交出财物,确保生命安全,记住抢劫者特征,安全后立即报警 测测你的自我保护意识 情境二:危险悄然而至 后来,那两个青年还带小易去网吧打游戏,每次他们都很热情,小易觉得他们很讲义气,是把自己当亲弟弟,就将自己家里的情况都告诉了这两个青年。有一次,他们说带小易去见世面,小易不假思索地答应,上了他们的车。当晚,小易家里就接到了索要赎金的电话。 分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你认为小易哪些地方做得不正确? 2.未成年人应该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被绑架的小易很是惊慌,不知道该怎么办,苦苦哀求也无济于事,小易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情急之下说了一句话:“我知道你们长什么样,警察肯定会抓住你们的。”正是这句话,两个青年举起了罪恶的屠刀。 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情境三:保护不当害己 如果你是一名七年级女生,一个人外出,在车站拎着一个较大的行李包。这时有个男青年走过来,长得很是帅气,主动提出要帮你拎包,你会怎么做? 测测你的自我保护能力 宗恺是一名七年级学生,在独自从家里走向学校的路上被两名男子拖上了一辆面包车,并被歹徒塞了一颗药在嘴里,但机智冷静的小宗恺并没有吞下去,而是将药压在了舌头底下。 “他们把我塞到一个大行李箱里。里面又闷又热,我对自己说千万不能睡着。” 两三个小时后,宗恺被带到一个房间里,歹徒将他从行李箱里放了出来,并向他索要了家人的电话。小宗恺坚信父母和警察会来救自己,所以在他被绑架的15天里一直都表现得很冷静,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使得歹徒放松警惕,为营救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小组探讨:这个案例里小宗恺能成功获救的原因有哪些? 案例重现 贴心小提示 1.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2.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3.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4.堂堂正正,不贪不占 5.心明眼亮,牢记特点 小小讨论会 面对不法侵害要顺从忍让,保护自己。 面临不法侵害要坚决斗争,不能软弱。 vs 点拨: 未成年人在遭遇不法侵害时,要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有利于自己人身安全的措施与方法。既不能逞一时之勇,与违法犯罪分子作面对面的搏斗;也不能一味地忍气吞声,那样只会纵容违法犯罪分子。 知识网络: 第14课 筑起“防火墙” 14——(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原因 1、防范之心不可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