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企业管理环境 问题的提出 如果你没有竞争对手走得快,你便处于弱势,如果你比竞争对手慢一倍,那你就已经被淘汰出局。 竞争的奥秘在于以己之强,攻敌之弱。 竞争并不是在后面拼命的跑以至不被拉下,而是战胜对手! 名人名言 当有人问松下公司的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什么经营秘诀时,他说:“没有别的,看到下雨了,就要打伞。只不过是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去工作而已。” 言简意赅的话道出了松下的环境观。 外部环境与企业 环境是企业的生存空间,对环境的侦察是制定企业战略的关键一步。侦测环境的目的是“知彼”,即商机、需求在哪里?威胁问题有哪些?这样才能“成竹”在胸,“胜券”在握。 企业与其他组织一样,是一个开放系统,必须与环境相交换。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和条件。 从系统论角度看,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是从属于某个特定的社会乃至世界这一更大系统的子系统。影响和制约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外部诸种因素的集合称为环境。 环境的特点 1.对企业的影响是全局性的而非局部性的。 2.对企业的影响是长远的、现在和未来的,而不是过去的。 3.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 孙子兵法.计篇 孙子兵法.计篇 企业面临的环境的层次 企业面临的环境分为三个层次: 外部宏观环境 外部微观环境 内部环境 环境具有变化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不可控制性;非歧视性(一般环境);非持久性(自然环境除外) 企业环境: 企业面临的环境的层次 环境的变化可以沿两个方向来考察 1.复杂性。组织所面临的环境影响因素的多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以及处理这些环境影响所需要的知识的复杂性; 2.动态程度。环境影响因素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果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幅度不足以影响企业的经营,则可以认为环境是静态的,反之,是动态的。 评估环境不确定性框架 第一节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不能控制但是能对企业决策和绩效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的总和。 外部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是对所有行业和企业的运行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宏观环境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和技术因素。 ■微观环境是直接影响一个企业及其竞争行动与反映的一组因素。 ■企业分析外部环境的目的: 了解企业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 了解企业受到哪些方面的挑战与威胁 从环境的各个组织方面来看,需要对哪些方面做出必要的反应,对哪些方面施加影响 宏观环境对战略的影响 ■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同样的环境变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不是一对一的,而是普遍地影响众多的企业 ■不同的企业受环境的影响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 ■宏观环境的变化可能改变企业的竞争方式 ■一些宏观环境要素的变化很容易预测,而更多的要素变化难以预测 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类,即PEST 政治与法律环境(Political) 经济环境(Economical)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社会和文化环境技术(Social) 自然环境 经济环境(Economic) 经济增长、财政货币 政策、利率、汇率、 消费、通货膨胀 宏观环境分析方法 PEST分析法 经济环境(Economic) 经济增长、财政货币 政策、利率、汇率、 消费、通货膨胀 政治法律环境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现存的和潜在的作用与影响的各种政治力量、政策变量和法律制度。 —政治制度 —政治体制 —政府稳定性 —法律环境 —政府干预 —政治稳定性 ………… 从而表明:禁止组织干些什么,允许组织干什么;鼓励组织干什么。 小案例:哈默的生财之道 19世纪中期,美国一些地方的居民开始寻求以法律手段制裁酒徒。这种呼声渐渐得到了全国范围的呼应,特别是以维护传统家庭为己任的妇女。1919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8号修正案,即《全国禁酒令》,规定自次年起正式生效。 美国大组织家哈默1931年从苏联到美国时,正是富克兰林·罗斯福竞选总统的时候。哈默深入研究了当时美国的国内形势,分析结果认定罗斯福会掌握美国政权,而罗斯福曾经在竞选纲领中提过要废除《全国禁酒令》。 哈默认为,一旦罗斯福新政得势,1920年公布的禁酒令就会废除,为了解决全国对啤酒和威士忌的需求,那时市场将需求空前数量的酒桶。 哈默在苏联住了多年,十分清楚苏联人有制作酒桶用的白橡木可供出口。于是,他毅然决定向苏联订购几船木板,并在纽约码头附近设立一间临时性的酒桶加工厂,后来又在新泽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