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 改进与创新 湘潭县八中 宋丽娟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三的内容,第六单元是九年级化学中最为完整地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而课题三的内容是第六单元的重点,同时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 演示好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是学好本课题的关键!该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以后学习酸碱盐的知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实验原型 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CaCO3+2HCl=CaCl2+H2O+CO2↑ (1)向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 (2)CO2的溶解性 (一)实验前需要教师提前在实验室制取多瓶CO2气体,浪费时间和药品 ; (二)需多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或收集 过量没有观察到而造成药品的浪费。 (三)向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容 易出现上层蜡烛先熄灭,下层蜡烛后熄灭的现象, 导致实验失败。 不足之处: 三、改进方向 1、能够直观的看到二氧化碳的收集情况 2、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能够控制量的使用或重复使用 3、向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实验成功率更高 四、改进后实验的装置图: 实验器材和药品:锥形瓶、废弃的吊水瓶、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烧杯、碳酸钠固体、稀盐酸、蜡烛、火柴 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1)向燃着蜡烛的烧杯中挤入CO2 (2)CO2的溶解性 五、改进后实验的优点: 1、能直观的了解二氧化碳的收集情况。 2、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能够控制量的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会因为空气对流而减少,减少了药品的浪费; 3、通过导管直接向烧杯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下层蜡烛先变暗后熄灭,上层蜡烛再熄灭的现象,避免了实验的失败; 4、做完溶解性实验后剩下后的二氧化碳仍能利用,减少了药品的消耗。 5、进行了废物的再利用。 五、实验过程: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 3、将废弃吊水瓶压瘪后用止水夹夹住胶皮管,胶皮管连接好制取二氧化碳装置,连接好分液漏斗并加入40ml盐酸 4、打开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漏斗,让酸滴下,开始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5、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烧杯中,再将二氧化碳缓慢挤入烧杯,观察燃着的蜡烛的变化。 6、用漏斗将水加入吊水瓶中约占体积1/3处,将止水夹夹住胶皮管并同时拔掉通气管,观察吊水瓶形状变化。 实验现象 下层蜡烛先变暗后熄灭,上层蜡烛再熄灭 发现吊水瓶向内凹陷。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二氧化碳溶于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