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伯华烈士传略.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伯华烈士传略

杜伯华烈士传略 王庆宽 杜伯华(1904~1941)。1933 年参加革命,1935 年春入党,历任榆树县党的地下联络站负责人、晋察冀 军区五支队二营教导员、房良联合县县长、平西专署专员、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等职。他一生中的革 命足迹遍及东北、华北和西北,特别是在平西,他辗转战斗,踏遍了山山水水,立下了不朽功勋。不幸于 1941 年6 月因医疗事故牺牲,终年仅三十七岁。 聪颖好学 医术闻名遐迩 杜伯华,原名维汉,字华昌。1904 年生,祖籍河北省,幼年随父逃荒到吉林省榆树县夏宝村落户。伯 华的父亲,为人忠厚正直善良,他会中医,常常免费为穷人治病,因会种牛痘,人称“杜花先生”,在群众 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伯华聪颖好学,虽仅读过四年小学,但在父亲的影响、教诲下,学会了医术。父亲病 故时,伯华年仅十八岁。不但能为乡里看病,而且得到好评,榆树县举行医生会考,伯华名列第二。1931 年由乡下迁到榆树县城,开办华昌诊所。为了更好地给人看病,他又开始学习西医,依靠自己的刻苦学习 和丰富实践,医术闻名遐迩。伯华是一个有民族气节、有报负的爱国青年。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他 目睹日本汉奸恣意横行,人民遭受蹂躏之惨状,忧国忧民之心日深。 1932 年8 月,杜伯华遇到了姑表内弟、党的地下工作者李向之。李是从关内回东北做王德林部的抗日 工作的。见到了表姐夫伯华,就向他介绍全国抗日斗争的形势,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政策。伯华受到 了很大教育和鼓舞,决心参加抗日。从此,伯华在党的帮助教育下,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榆树县第一个党的地下联络站 1933 年,北京地下党组织派李向之等八人去吉林省进行建党建军工作,以杜伯华开设的“华昌药房” 为中心地点,建立了榆树县第一个党的地下联络站,杜伯华为联络站的负责人。党交给杜伯华三项任务: 搜集敌伪组织的情报,掩护抗日工作人员,以物资接济抗日武装。联络站在完成这三项任务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我党派来的抗日同志,如抗联三军二十一支队队长杨文清、刘工人,抗联十军高级参谋翟亚夫(又名 翟飞)等人来找王亚忱的部队,均是通过“华昌药房”进行联络、护送的。当时抗日武装缺乏医药,特别是 红伤药,他就千方百计筹集运送,抗日武装缺乏胶鞋,他就也一次又一次地搞到送去,抗日武装缺乏枪支 弹药,他就想方设法,搞些枪支弹药。他曾用自己的钱给翟亚夫买了一支手枪,还为抗联十军买了两支手 枪。 伯华通晓中西医术加之医德好,善交游,因此,来“华昌药房”买药、求医的人很多,生意兴隆,每 天收入达三百元。伯华将这些收入,绝大部分都捐赠给东北义勇军做为抗日活动的经费。伯华为壮大抗日 力量,广泛宣传群众,争取群众。只要同情抗日,对抗日有利的人,他就联系,就争取。在他接触的人中, 不仅有爱国的知识分子,而且有日伪政权中的有爱国心的人。如伪警察署的刘杰,是个特务,但伯华发现 他有爱国思想,就结识了他。通过教育,刘杰同情抗日,反对日本侵略,所以“华昌药房”联络站被县伪 警察署察觉,处于危难时,刘便暗地里给解围脱险。1934 年出现的几次榆树县特务机关怀疑伯华的险情, 均在刘杰的帮助下排除了。 1935 年春,日伪特务机关——长春警备队,密令榆树县伪警察署:“逮捕杜伯华、查封‘华昌药房’。” 刘杰得知后,立即告知了杜伯华,让他或走或散,马上抉择,不能等到天亮。杜伯华立即把联络站已被敌 察觉、不能再用的情况转告了党组织。他个人也不得不弃家出走,药房让其妻和其内弟收拾变卖。当夜, 杜伯华带上些路费,同刘杰一起,徒步取道黑龙江省五常县山河屯,历尽千难万险,绕道入关。 加入中国共产党 转战北平和西安 1935 年春,杜伯华同刘杰入关后,到了北平,与地下党取得了联系,继续为党工作。刘杰吃不了苦, 后到重庆投靠了国民党。杜伯华在党的教育帮助下,进步很快,不久经李向之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6 年春,在西北驻守的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倾向与共产党合作,请求“东北人民抗敌会”(党领导下 的抗日组织)派送一批进步分子充实东北军,党决定派杜伯华等几十人前去,杜即奔赴西安,参加当时有名 的东城门楼学兵队当队员。12 月12 日发生西安事变,学兵队成为一支重要的革命武装力量。西安事变后, 杜伯华到孙铭九的抗日先锋队三连任指导员。1937 年初,杜伯华同一些学兵队队员返回北平,驻在北平西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