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①“文献”概念:
文:文章(典籍),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献:贤才,含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②文献概念的溯源、发展: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
第一阶段:“文”,典籍,指书面材料;“献”,贤人,或贤人的口述材料。
代表人物:东汉郑玄《论语注》:“献,贤也。”
魏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
(南宋)朱熹:“文,典籍也;献,贤也。”
第二阶段:叙事为“文”,论事为“献”,同为书面材料。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在序中称道: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末以来诸臣之奏议,诸儒之议论谓之“献”;
元代诗人杨维桢《送僧归日本》诗中:“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所谓的“文献”似乎已专指书籍资料了;
明成祖朱棣《永乐大典》(始称《文献大成》);
(清)钱林辑《文献征存录》都把“文献”作为书籍资料的代称。
第三阶段:近现代文献的含义发生了较大变化,偏重于文。
196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把“文献”界定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赵国璋、潘树广《文献学大辞典》:“所谓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文献学(三个基本板块: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
概念:“文献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献”概念的自然延伸,传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此即广义的校雠学。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二指现代文献学(我国古时从事文献整理与研究学者为教雠学家)。由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开创,为历代学者不断发展扩充的,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研究对象:古典文献,指1919年以前产生的文献,基本以文言文和繁体书写的文献。
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
先秦(起源)
①载体份呈:甲骨、青铜器、石刻、简牍、缣帛。
②古书开始有注解,训诂学萌芽。
③孔子整理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若是五经,就没有《乐》)。
④秦始皇三十四年的“焚书”事件和三十五年的“坑儒”事件,对先秦文献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破坏性影响。
两汉(奠基)
①简帛碑刻同用。
②西汉晚期,刘向校理群书,汇编为《别录》,其子刘歆著《七略》。
③《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
④辨伪开始起步。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采取“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殊语”的做法,对一些古典文献的真伪进行了考辨。
⑤菏泽郑玄,遍注群经,他是两汉古典文献的集大成者。许慎的《五经异义》被人称为“五经无双许叔重”,《说文解字》的书证释义,开创了汉语文献文字学的广阔道路。
魏晋南北朝(变迁)
①文学自觉的时代:a.逐步废简用纸,魏晋简牍发现较少;
b.玄学的兴起(三玄:《周易》、《老子》、《庄子》);
c.反切注音出现(《颜氏家训音辞篇》);
d.由释字转向释义理。
②古典文献的传播与发现:a.魏正始三体石经的刊刻;
B.校理汲冢竹简(汲冢竹简的发现)。
③目录的变革,经史子集四分法的雏形诞生。
④训诂学进一步发展(为玄学阐释义理)。裴松之《三国志注》,裴骃《史记集解》,何晏《论语集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⑤首创类书体例,总集应运而生(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的《文选》是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
⑥方志的出现。常璩的《华阳国志》,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地方志。
⑦佛经的翻译。
唐五代(发展)
①音义著作的出现:隋唐之交的学者陆德明《经典释文》,在校勘和训诂方面成就极高。
②文献整理——注疏:孔颖达《五经正义》,确立了对儒教经典的权威解释。唐代出现了《文选》李善注与五臣注,五臣指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翰周,组织者为吕延祚,五臣注本整体上不及李善注。
③辨伪思想的活跃:刘知几《史通》。(刘知几首倡“六经皆史”)
④刊刻开成石经,在唐前规模最大,只有正文,没有注文。
⑤雕版印书,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刻印的《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唐刻本。
⑥目录确立了四分法。
宋元(由胜转衰)
①北宋初,李昉等人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等大型类书。
②宋代史学文献编纂:欧阳修、宋祁之《新唐书》、欧阳修《新五代史》、司马光主编之《资治通鉴》尤为突出,南宋的袁枢首创纪事本末体,成《通鉴纪事本末》。
③金石考据学: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
④公私目录学:官著有王尧臣等于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隧道施工临建设置计算.doc
- 核心素养,音乐课我们该做些什么[Word文档].doc
- 分布式系统故障检测的关键技术研究.doc
- 换热器知识培训.ppt
-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pdf
- 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Unit 1 Section A.pptx
- 毕业设计基于JAVA%2BSQL2000物业管理系统.doc
- 2016电大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小抄(整理版)论述.docx
- 全自动洗衣机PLC控制电气控制课程设计.doc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总结.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