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幻灯稿.pptVIP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华文化幻灯稿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 天津师范大学 谭汝为 1.关于对外汉语教学 1.1 汉语对外传播历史久远 汉代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把汉字文化与中国的丝绸、瓷器一起带到遥远的西亚,直至欧洲。 盛唐时期,长安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各国商旅、学人云集,把中国的汉字文化散播到远方各国。 明代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至今还可以在非洲的海域找到刻有汉字的陶器。 元、明、清三代,著名的“东学西渐”,使西方人深深为东方文化的博大与睿智所折服。 对外汉语事业的60年历程 中国语言文化有组织、有系统地向国外传授,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以1950年清华大学为第一批东欧国家来华留学生开设汉语课程,1952年中国政府派遣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教授到保加利亚教授汉语为起点,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已经走过了60年不平凡的历程。 近年世界各地出现了汉语热 改革开放以来,学习汉语的规模和声势越来越大,特别是最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了汉语热。回顾历史,对外汉语教学和传播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国家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息息相关。 1.2 汉语国际传播的优势 (1)人口优势 (2)文化优势 (3)情感优势 (4)开放优势 (5)经贸优势 1.3 汉语国际传播的不利因素 (1)学习汉语的难度 (2)投入经费有限 (3)汉语规范化有待提高 (4)汉语在国际上的使用处于劣势 1.4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 (1)了解学习者母语特点和文化背景。 (2)掌握比较系统的汉语知识。 (3)了解中国的文化、文学和历史、地理。 (4)把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 (5)应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国际汉语教学是一项朝阳事业,是关系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一项事业。 2.关于中华文化 文化是人类独创的,是人类生存的一种特有方式。一定的文化总是在一定民族的机体上生长起来的。我们分析某一个民族的特征,主要的就是阐析其文化特征。所谓民族性,主要就是指文化上的特性。 下面就与对外汉语教学有密切关系的几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做简要的分析。 2.1 俗语里的文化内涵 在汉语习用语里,有相当多的俗语,只有结合其蕴含的文化因素进行阐发,才能使人比较真切地理解并把握这个词语的语源和意义。 对外汉语教师最憷头的,就是外国留学生以他们的独特的视角,“总是问个不休”。 譬如在教学中遇到像“炒鱿鱼”、“吃豆腐”、“跑龙套”、“气管炎”、“吹牛皮”、“背黑锅”、“敲竹杠”、“二百五”之类的惯用语。 关于“吃豆腐” “吃豆腐”是一个带有江南方言色彩的惯用语,也是一个具有汉民俗口语色彩的典型的文化词语。 这个熟语是用比喻的方法形成的;用“豆腐”来借喻“年轻的女子”——“豆腐”本身具有色白、面细、质嫩、性软的特点,恰与年轻女子肌肤白皙细嫩而性情软弱的特点相契合;这就形成了喻体“豆腐”和本体“女子”之间的相似点。 2.2 骈偶文化 “七”和“八”这两个相邻数词连用组成汉语词语,表贬义。如:七长八短、七零八落、七拼八凑、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扭八歪、七高八低、七颠八倒、七上八下、七上八落、七老八十、横七竖八、杂七杂八、乱七八糟、乌七八糟、零七八碎、乌七八黑等。——表示不好、不美、不整齐、粗俗颟顸、多而杂乱等贬义。 汉民族以对称平衡为美 数词“八”与“四”连用组成的汉语词语,却大多表褒义。例如:四通八达、四平八稳、四面八方、四时八节、四停八当、四梁八柱等。——以上这些四字格习用语,大多表示“全面”“完美”“安稳”等褒义。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求答案,系汉民族以对称平衡为美,以不对称不平衡为不美的审美情趣之使然。 对偶与对联 以对称平衡为美的汉民族文化,使对偶修辞千百年来兴盛不衰,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举世无双的文学形式——对联。 只言片语着墨不多,却可以叙事写意,言志抒情;信手拈来,随处可用。既可题于园林亭榭、寺庙宫观,又可用于门宅店铺、婚丧寿挽;可以说是“浅深皆成趣,雅俗均可赏”。 梁启超1912年出上联 1912年冬天,梁启超在北京拜访老友夏曾佑,看到书案上堆积着木版线装的《春秋左氏传》,触景生情,吟成上联: “冬蛰庵中,夏穗卿研究春秋传。” 可惜梁夏二公当时都未能想出与之相匹配的下联。后来,夏曾佑向好友黄炎培等人广征下联,结果无人能够应对。 黄炎培40年后对出下联 1952年一天下午,郭沫若邀请好友在寓所相聚。周扬、夏衍、黄炎培、沈钧儒、楚图南等陆续按时赴约。快到五点了,又有几位朋友推门而入,原来是田汉、南汉宸、白杨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