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章作节学案
第六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第一节 遗传信息
学习目的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DNA的结构与储存遗传信息的关系
3.基因与染色体、DNA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DNA的结构
基因、染色体、DNA的关系
知识框架
一、DNA是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生物)
(一)研究思路
染色体在在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二)探究历程
直接证据1.动植物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固定 染色体与遗传有关2.孚尔根染色法发现DNA主要存在于染色质里 DNA与遗传有关
直接证据
1.动植物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固定 染色体与遗传有关
2.孚尔根染色法发现DNA主要存在于染色质里 DNA与遗传有关
3.实验证明:
(1)1944年埃弗里的肺炎双球菌实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证据
(2)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间接证据
知识整理
(一)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
1.从S型活细菌提取得到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
2.⑴将上述提取得到的DNA加入已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出现了有毒性的活的S型细菌菌落和无毒性的活的R型细菌菌落。
⑵将上述提取得到的蛋白质或多糖加入已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只出现了无毒性的活的R型细菌菌落。
⑶将上述提取得到的DNA先与DNA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已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只出现了无毒性的活的R型细菌菌落。
通过上述实验,艾弗里与他的同事得出了
的结论。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噬菌体的特点
噬菌体是由 和 这两种化合物组成。硫元素仅存在于
分子中,磷存在于 分子中。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思路: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在噬菌体大量增殖时,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测试,看子代噬菌体中有哪一种放射性元素
实验过程及结果:
35S标记的噬菌体
35S标记的噬菌体
与未标记细菌混合
搅拌、离心
上清液放射性很高
细菌内放射性很低
被
被32P标记的噬菌体
与未标记的细菌混合
搅拌、离心
上清液,无放射性
细菌内具放射性
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 和 分离。上清液中主要含有 ,沉淀物中主要含有 。用35S标记的一组实验,主要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而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主要在细菌中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这一结果说明 。
②此实验中释放的大量子代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这一结果说明 。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 。
二、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有些病毒不含DNA,只含有蛋白质和RNA,它们的遗传物质是 ,如 。
三、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因为只有少数生物(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所以说 。
【例析】
例举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细胞生物(原、真核生物)、DNA病毒。(一般只要是有DNA,就以它为遗传物质)
例举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一般在只有RNA时,才以它为遗传物质)
巩固练习
1.用放射性32P标记实验前的噬菌体的DNA,然后让它去感染含31P的细菌。实验后,含32P的是(B)
A.全部子代噬菌体的DNA B.部分子代噬菌体的DNA
全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D.部分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2. .用含31P的噬菌体去感染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是(C)
A.所有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B.所有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所有子代噬菌体的 DNA D.部分子代噬菌体的DNA
3.用噬菌体去侵染内含有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应(B)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
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 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
4.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内可含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pptx VIP
- 超星学习通网课《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尔雅答案2025题目及答案.docx
- 证监会行业分类指引 2012版 (2).xls VIP
- 通信中级整理-终端与业务.pdf VIP
- 【初中数学】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快乐日记(三上日记范文).docx VIP
- 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共4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群众安全满意度培训课件.pptx VIP
- 石材厂15万吨年砂石料加工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4年第一版.docx VIP
-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