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_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结(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逐渐( ),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改变,导致生物朝向一定方向进化。可见,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不定向 积累 定向 自然选择 种群中产生的变异( ) 自然选择方向( ) 不定向 定向 二、隔离与物种形成 物种 隔离 物种的形成 物种的定义 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物种和种群的区别 种群和物种的区别 种群 物种 概念 生活 地域 相互关系 同一地点 一定自然区域,同 一地点、不同地点 一个物种可以包括多个种群 生活在同一地点的 同种个体总和。彼 此可以交配实现基 因交流。是生物繁 殖的基本单位。 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 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 构和生理功能,而在自然 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 殖,并能产生可育后代的 一群生物个体。 定义: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类型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隔离 地理隔离 东北虎 华南虎 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高山、河流和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 生殖隔离 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 求偶方式不同 繁殖期不同 开花季节不同 花的形态不同 植物 动物 生殖隔离 自然选择1 加拉帕戈 斯群岛上 几种地雀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原 种 变异1 变异2 变异类型1 新种1 自然选择2 变异类型2 新种2 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如麻鸭(左)和孚鸭(右)都是大雁的后代,由于长期地理隔离而没有相互交配,没有基因交流,形成了生殖隔离,现在即使人为让它们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了。也就是说,它们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了。 马 驴 骡 物种的形成 常见的物种形成模式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也有爆发式的物种形成:如多倍体的形成。 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生物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总结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 自然选择学说 隔离 核心 种群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物进化的实质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进化的原材料 突变和基因重组 决定进化的方向 自然选择 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 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总结: 以( )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 )的改变。( )( )及( )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在这个过中,( )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自然选择学说 种群 基因频率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1、马(2N=64)和驴(2N=62)杂交能产生后代称骡子,能够正常发育,但不能生育,这种情况称之为 ( ) A、杂交育种 B、人工诱变 C、基因重组 D、生殖隔离 2、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 ) A、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B、马和驴的遗传物质有本质区别 C、发生突变 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 D D 练习 3、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多少? 4、一种蛾中控制浅颜色的等位基因是隐性的,控制深颜色的等位基因是显性的。假设一个种群中有640只浅色的蛾和360只深色的蛾,群体呈遗传平衡,那么有多少只杂合子的蛾? 6% 320 练习 5、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基因型aa的比例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