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立意——概括中心法和抓关键词句法.ppt

审题立意——概括中心法和抓关键词句法.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2、 P265 :2014湖南卷作文 关键句:  “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关键词 :“心”与“风景” “心”—— “为他人所不为之心”、“持之以恒之心”、“坚定顽强之心”、“改天换地之心”,也可以是诸如“追梦之心”“创美之心”。 “风景”——既可以是自然的风景,也可以是命运的改变,还可以是社会面貌的改变。 如:《心之所安,一路风景 》《用心创造美 》《风景是心的所在》 《风景随心》《我以我心绘风景 》《用心绽放最美的风景 》 五、实战演练 P266“实战演练”第1题 六、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有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和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和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1.这则材料(题目)的核心(关键词句)是: 2.可以有哪些角度: 3.你选择的角度和观点是: 4.请写出能体现你的中心主旨的一句名言、歌词等或自编一句有哲理的话,不超过30字。 5.给你的文章取一个题目。 6.请为你的论点拟写2—3个分论点,并各写出几句说理性文字。 7.请联系你所看过的材料、所经历(或听到)的社会现象,写出一二则相关的论据。语言要简洁。 操作流程 高考作文突破之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法(一) 作文部分 二、训练要点 (一)读懂材料,全面准确地理解; (二)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 (三)学会在多角度立意中寻找最佳立意。 (一)读懂材料 读懂材料就是要知道其内容和含义,知道它说了哪些主要的人、事、理,其核心语意是什么。 1.概括中心法 概括中心法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概括中心法分三步走:第一步,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第二步,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第三步,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 二、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 笔记抄在作文首页,背面 1月1日,张先生把手提包落在了出租车上,包里有手机、重要证件。他随后拨打那部手机,对方接听后立即挂断。他又发短信表示,愿意出5 000元“买”回手提包。一小时后,张先生收到回复,说要归还手机。见面后才知道,捡手提包的是一位年轻人。张先生要酬谢他,但对方交还手提包后就转身离去了。 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位年轻人,年轻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但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信息,发现机主刚刚给芦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我也要像张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和友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请提炼这则材料的中心,确定文章立意: 表象反映的社会问题:拾到物品后是 否归还? 表象揭示的人生真理:无 表象提供的生活警示:无 挖真相(挖掘材料中的普遍性的问题或真理) 材料中涉及两个人:丢提包的张先生 ,拾提包的年轻人。 观表象(材料中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材料信息 具体思路 本题是褒扬精神的,是什么精神呢?是拾金不昧精神吗?显然不全是。应该说命题者主要褒扬的是张先生的“爱心”“真诚”和“友善”,之所以会出现物归原主的好结局,是“爱心的传递”。 准确把握命题意图 事件的结果:交还手机,转身离去。(未要酬金) 解说性文字: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 心。我也要像尚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 和友善。 评论性文字:无 发问性文字:无 品倾向(品味命题者的意图) 材料信息 具体思路 参考示例:(1)好人有好报 (2)榜样的力量 (3)善良是攻打贪心的利器 (4)利与义  (5)战胜心魔  (6)爱心的传递  (7)付出与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