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士洁及其《後蘇龕合集》研究
第四章:施士洁的詩作題材分類
1
《後蘇龕詩鈔》共十二卷(內卷五全卷佚),收有古近體詩1627 首,所有作
品,大抵是按照創作的時間先後排比。乙未割台之時,施士洁棄家倉皇內渡,詩
稿多散失,乙未之前所存作品僅有三卷,為離台後追憶舊作而成,其餘均為內渡
後所作。《後蘇龕全集》於《後蘇龕詩鈔》後,加「補編」一卷,殆屬光緒六年
及十年前後之吟篇。
施士洁遺留之作品,以詩作的數量最為豐富,施士洁平生以詩聞名,歷來對
他的評論也以詩作為主。他的詩作風格多樣、富變化,正如陳昭瑛在《臺灣詩選
注》中所言:「其作品之風格多樣化,往往直抒胸臆,不拘一格,有時表現出自
由奔放的風格,有時表現出悱惻纒綿的情致,有時又表現出參透人世的省思 2 。」
在類型豐富且數量龐大的情況下,為方便論析,茲將《後蘇龕詩鈔》研究分成兩
章,分別置於第四章及第五章論述。
題材不同,表達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現手法、抒情方式上,也會有
所不同。因此,要鑒賞古詩詞,就必須對題材進行清楚的分類。本章針對《後蘇
龕詩鈔》所收的詩作依性質進行分類,將其詩作分為寄贈詩、詠懷詩、風懷詩、
記事詩、詠物詩、詠史詩、行旅遊覽詩及其他類,分八節依序作介紹。
施士洁遺留下來的詩作有一千六百多首,時間跨越半世紀,生活空間涵蓋臺
灣及大陸兩地,內容豐富而多樣。嘗試針對這些作品進行分類時,會發現多數的
詩作即景、記事、託物、抒懷,有其不可分割性。如〈榕城除夕夢臺南明延平王
祠古梅3 〉記敘除夕夢延平王祠古梅一事,內容則觸及荷蘭侵臺、鄭成功據臺及
朱一貴、林爽文等人變亂諸事。結尾又將古梅因種種亂事而染腥羶的鋪排扣合到
自己的遭遇和處境,是一首託物詠懷的作品。〈避地鷺門,骨肉離逷數月矣,歲
暮始復團聚。舉家乘小輪船赴梅林澳,風逆浪惡,不得渡,晚宿吳堡,感事書懷
4 5
〉一詩則是記事抒懷之作。其他如〈題朱素秋道裝畫蘭小照 〉是題贈之作但內
容則屬於風懷一類;〈朱樹吾明府別三年矣,至是始復來臺。大府檄辦彰邑某巨
戶積案,招余同往,館於烏日莊,極承款洽,感而有作(庚辰十月十四日)6 〉
1根據黃典權的說法為 1612 ,但是實際計算《後蘇龕合集》中的詩作,十二卷共1564 首(第五
卷亡佚),加上補篇63 首,合計共 1627 首。詳細編目、各卷詩作題名及詩作數請參考論文附表
十九:《後蘇龕合集‧後蘇龕詩鈔》及《後蘇龕合集‧後蘇龕詩鈔補編》篇目分類表。
2陳昭瑛 《臺灣詩選注》 臺北市 正中 民八十五年 臺初版 頁 146 。
3 《後蘇龕合集》頁87 。
4 《後蘇龕合集》頁79 。
5 《後蘇龕合集》頁67 。
6 《後蘇龕合集》頁317 。
- 208 -
施士洁及其《後蘇龕合集》研究
一詩,記事、抒懷兼以贈友。以下僅能粗略地將每首詩歸到某一類別之中,以方
便對施士洁的詩作進行概括性的研究。和人酬答有關的詩作不管內容為何,將之
歸入寄贈一類。其餘則按內容題材大致分類。所有詩作的分類及每一個題名下有
幾首詩等詳細資料另外製成「《後蘇龕合集》篇目分類表」置於論文附錄中。以
下根據分類依序論述。
第一節:寄贈詩
歷來文人在對詩進行評論時,常認為寄贈一類應酬性的詩,總是稱讚對方,
感慨自身的,內容多堆砌典故,純屬投獻應酬之作,沒有太大文學藝術性可言。
然而寄贈一類雖有文人間的禮尚往來酬答之作,其間更有親人摯友間心情、遭遇
的分享,可以看見真性情,也可以記錄生命中的重要事件、經歷。如《瀛奎律髓‧
卷四十二》對於寄贈類所下的定義:「遠而有寄,面而有贈。則有酬答不專取諛、
取詩律之精而已。 」就揭示出這層意蘊。
施士洁在臺灣士子中地位隆高,在臺灣時,和北郭園、筱雲山莊等重要家族
均有往來,又和臺灣巡撫唐景崧及遊宦來
文档评论(0)